「獵捕候鳥年年上演 保育觀念有待加強」(李台龍報導) 時序進入秋天,正是候鳥過境恆春半島的旺季,儘管相關單位全力展開護鳥行動,不過民眾獵捕、獵殺的非法行為,仍然時有所聞,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隊隊長劉國信說:(t) 根據瞭解,由於獵捕的候鳥價格不錯,尤其灰面鷲一隻甚至可以賣到五百到八百元,因此,過去曾有民眾獵捕後,賣給日本人製作標本的情形,但是因為國際保育觀念的興起,購買灰面鷲製作標本,不但有損日本國家形象,也是對文明國家的一種諷刺。加上國內標本的販賣和陳列都要受到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管制,劉國信隊長表示,現在民眾獵捕灰面鷲,以利製作標本的情形已經是微乎其微:(t)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候鳥專家蔡乙榮先生也這麼說:(t) 劉國信隊長表示,獵捕候鳥陋習未除,主要還是跟當地居民傳統吃鳥的習慣有關,很多獵鳥人都供稱,這是天賜的財富,不捉白不捉,更何況候鳥每年過境恆春的數量,並沒有減少:(t) 另外,國家公園警察從過去查獲的獵鷹情形觀察,獵鷹人為了躲避員警查緝,也發展出一種新的獵鷹模式,也就是好多人一夥,不再單打獨鬥,同時先將獵捕的工具和獵物,藏匿在山區,然後再俟機上山運出,這種犯罪的新模式,無形中增加了員警查緝的困難度和危險度。劉國信隊長說:(t) 由於民眾獵捕候鳥陋習始終無法根除,和傳統的觀念有很大關係,因此,要革除獵鳥陋習,必須先從改變觀念做起,要讓民眾瞭解保育自然生態資源,對發展地方觀光和國家形象的重要性,這方面的宣導。還有待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
http://times.hinet.net/news/20060921...d2e92d82c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