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漁農自然護理署兩棲及爬蟲類研究小組
-
漁農自然護理署兩棲及爬蟲類研究小組
漁農自然護理署兩棲及爬蟲類研究小組
他們的工作,有時枯燥,有時刺激;他們的朋友,有時溫馴,有時兇惡。他們為了找尋生命,所以「捐窿捐罅」;為了解開大自然的謎團,所以漂泊天涯。漁農自然護理署有個專家小組,龍蛇混雜,行蹤詭秘,以發掘怪物為樂,與奇珍異獸為伍。
兩棲及爬蟲類研究小組
專家小組於三年前成立,是專門研究香港兩棲和爬行動物的隊伍。兩棲和爬行類一起研究,是因為兩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牠們都愛「捐窿捐罅」,都是涼血動物,兩棲動物固然是水陸兩宜,不少爬行動物也很熟水性。
例如鱷魚,入水能游,出水能走;蠑螈與蜥蜴幾乎是一個「餅印」,但前者是兩棲類,後者是爬行類。研究爬行類,不可能忽視兩棲類,所以傳統動物學家都會把兩棲爬行動物一併處理。
兩棲及爬行動物是天生捉迷藏高手,牠們晝伏夜出,性格神秘,而且大部分長得一身保護膚色,教人難以捉摸。魚兒在水裡游泳,鳥兒在天際翱翔,兩棲爬行類則沒有單一的生境。牠們可以活在泥沼,可以藏於河溪,可以躺在荒田上,也可以置身石屎大廈間。
兩棲及爬行動物研究小組工作於二零零二年開始,四位專家把幅員一千平方公里的香港切割成一千個方塊,撇除維港兩岸的繁華鬧市,地圖上每個方塊都幾乎留下專家小組的足。經過專家小組的努力,目前全港錄得的兩棲及爬行類共一百零二種,兩棲類佔二十四種,爬行類七十八種。爬行動物當中,有四十六種蛇、二十二種蜥蜴和十種龜。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