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漁農自然護理署蝴蝶研究小組
-
漁農自然護理署蝴蝶研究小組
蝶舞翩翩──耐心尋找與等待的獎勵
漁農自然護理署蝴蝶研究小組
全港共有二百三十九個蝴蝶品種的紀錄。漁農自然護理署自2001年成立蝴蝶工作小組,共進行三百四十三次野外考察,至今共發現到二百零二個品種(佔全港總數八成半),並製作了二百個標本,建立起一個豐富的蝴蝶資料庫。小組的成員,就是經過耐性的訓練、體力 的考驗與經驗的累積,才獲得這些成果,期間並發現四個已證實的本港全新蝴蝶品種。
香港近年新發現蝶種
品種 褐斑鳳蝶 黑斑陀弄蝶 苧麻珍蝶 彌環蛺蝶
發現年份 2002年 2002年 2002年 2004年
特徵 與絹斑蝶屬相似。 屬中型弄蝶,飛行快速。 珍蝶科為香港首次發現的蝶科,全港只有一種。成蟲可分泌出有毒液體。 外型與金蟠蛺蝶極為相似,休息時將翅膀張開平放。
習性 多出現在海拔較高的林區,亦會間中飛到低地採花蜜。 多在高地出現,但也會在低地採花蜜。 多出現在荒廢農地,繁殖力十分強,往往大量出現。 生活在林蔭內,會在林間緩慢滑翔。
蝴蝶日間活動、顏色鮮艷、停下時翅膀合上;飛蛾夜間活動、顏色灰沉、停下時翅膀張開平放。蝴蝶工作小組的成員,在加入小組前,都以為這些就是分辨蝴蝶與飛蛾的法則,原來實情並非如此簡直,總有一些例外,而較準確的分辨方法是觀察其觸角形狀──蝴蝶的觸角呈棒狀,飛蛾則呈羽毛狀、梳狀或絲狀等。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