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正是比較反感。以下是我大學語文的學期報告,我一字不差的貼出來......

大學生與大學語文——就所學文章談體會
——由季羨林教授《序二篇》引發的對人類劣根性的深思

在大學語文的課程中,我學到了許多非常深刻的文章,並且從中得到了許多值得深思的論點。通過對這些論點的思考,使得我的思想得以擴充和深化,受益匪淺。
在季羨林教授的《序二篇•其一》裏面,季教授提到“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翹尾巴的高度與人類前途的危險性成正比”,這一點我十分贊同,並且通過對這句話的思考,我又聯想了許多。
嚴格來說我並不喜歡人類——或者說一部分人類——的態度。這要分幾部分來說。
第一,從人與其他生命的角度來說。
具體來說,我認為當一個人“當之無愧”地把自己冠以“萬物之靈”的稱號的時候,他就已經立刻失去了擁有這個稱號的資格。相比之下我非常喜歡動物。那是因為動物沒有“超出自己的本分”。動物也許在人面前很脆弱,敵不過一顆子彈;但正因為如此,動物們才更加的本分。一只猛虎,甚至一只餓虎乃至一只瘋虎,它所能造成的傷害是有限的。它最多只能對付二三十個赤手空拳的人。然而一個人在拿上了沖鋒槍之後則可以殺人如麻,更不要說綁上自殺式炸彈了。曆史上君王發怒可以殺人株連九族,獨裁者可以下令清洗整個人種;世界大戰暴發之後死傷無數,核彈爆破更是可以一次性毀滅整個城市——相比動物而言,人類擁有了他們的道德所不足以控制的力量,所以才會翹尾巴,所以才會蔑視其他生命,所以才會招致災禍。
然而可笑的是人類還在嘲笑其他的生物!許多寓言中都在不斷的用動物說明問題,我懷疑這些寓言的作者是否真正嚴肅思考過,還是說把自己也放在了聽寓言的那個年齡段裏面?蜘蛛遊手好閑所以織出來的網不能用來紡線織布,這似乎是被貶損了很久的一個題材。然而蠶絲能粘住昆蟲嗎?而蜘蛛對於其獵物能夠準確在脖頸處一擊必殺,為什麼沒有被提出過?顯然是因為作者並沒有仔細觀察過蜘蛛的生活。雖然文學家不同於昆蟲學家,但是我覺得在評論其他生命之前先做盡可能全面的了解,是對其他生命最起碼的尊重。然而在剛才這個例子裏最嚴重的問題還不在於此;真正畸形的、值得一問的地方是:蜘蛛或蠶,他們所吐出的絲,憑什麼非要能被人類利用才能算好?這真是相當諷刺的一個問題!從一個蜘蛛和蠶小小的寓言上,利己主義、行賄的教唆以及大人類的沙文主義相繼暴露出來;更別提可憐的蝈蝈在螞蟻的糧倉前被吝啬者活活餓死之後還被嘲笑這件慘不忍睹的事情了。
然後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漁獵活動還在泛濫。我之所以說“泛濫”,是因為食用的漁獵多少還算情有可原。當然,看見什麼都先想著要吃的這種扭曲心理以及日本的捕鯨活動我是永遠也看不過去的——不過暫時不追究這個問題。但是娛樂性的漁獵,是不是可以禁止一下呢?某一天我嘗試著找到銀背胡狼的圖片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幅胡狼蹲在一個人前面的圖片,我很好奇他是怎麼馴服這家夥的,然後就進去看了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那個人是個老獵人,而那可憐的胡狼已經是一具屍體……老獵人的手扶著胡狼的脖子照的照片,這就是那胡狼“栩栩如生”的原因!獵人手中的槍還沒放下,旁邊清楚地能看見地上的血迹!多麼可怕的行為!以取樂為目的的殺戮!這和當年商纣王觀賞炮烙有何區別!還有許多有錢人家裏牆上挂的動物頭標本,難道不是某種恐怖的血腥宣言嗎?這種行為只要一日不絕迹,就說明人類心中殘酷血腥的那一面還沒有清除幹淨。就說明人類充其量只是個淩駕於其他生命的暴君!
第二,從人與自然環境的角度來說。
雖然人類缺乏足夠的資格和理由,但還是憑著“實力”登上了地球主宰的寶座,並且立刻開始推行暴政。掠奪式的開采只是自作自受,暫且可以不提。但是荒漠化和溫室效應帶來的惡果可是蹂躏著所有的生命——海溫上升使得珊瑚礁大片死亡;厄爾尼諾現象帶來連續的飓風,使沿海遭到嚴重的破壞;荒漠化範圍持續擴大,大片草原荒蕪。且不說這一切最終都要由人類來承擔——就算人類得以從這個責任中逃脫出來,那麼這個治理成果能算是明君嗎?對得起“萬物之靈”的稱號嗎?別說那是天災,現在有許多天災其實是正經的人禍。
第三,從人和宇宙的角度來說。
人類總是在不停的完善科學,這是好事。但是人類總是認為自己完善了科學就是抓住了宇宙的小辮子,這就不好了。科技越高風險越大,就如同權力越大腐敗越快一樣,是個客觀上在概率上成立的定理。諾貝爾的炸藥實驗室爆炸只不過讓他受了皮肉傷,而蘇聯的核電站爆炸卻毀了整個切爾諾貝利地區,而且是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損害!同樣是一個數字的誤差,在古代頂多只能把一間屋子弄塌,砸死幾個人;而在現代則可能會引發影響全球局勢的大危機——冷戰時期,美國曾有一次在觀測雷達屏幕的時候忽然發現屏幕上有數十枚蘇聯導彈入侵。就在國防部正要準備反擊的時候,才發現其實只是誤接了演習用的信號插頭。如果當時陰差陽錯沒有發現這一點,後果不堪設想!然而許多人在對待高新科技的時候卻缺乏應有的謹慎,還有些人說傳統正在阻礙發展。就我而言,我並不是個犬儒主義者,我也並不討厭發展技術,我更不討厭發展武器。但是要確保技術能造福生命,要確保武器能守護自由、平等、正義,甚至守護和平——究竟有幾個人能做這個保?恐怕沒人敢在這些方面下定論!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人類,總是想以自己為中心。而這就是不配被稱為“萬物之靈”的原因——但凡不擇手段想要取得寶座的家夥,都沒有資格坐在寶座上。每個物種都有特長,而人類的特長是機械——但我只看到機械的鐵蹄踏遍了全球,卻很少能看到機械的臂膀治療自然的傷痕!
當然,並非所有人類都是貪婪、愚蠢、自大的。相反,大多數的人類都很有自知之明。從動物保護組織、環境保護組織的活動中我們還能看到未來的希望。我希望季老的這句話能夠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思考,從而讓更多人明白人類在自然中應有的地位,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這樣我們才能更為進化,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被稱為萬物之靈。

以上是我通過學習大學語文所産生的一些思想,我覺得受益匪淺,十分感謝學校開設這門課程,以及老師的辛勤講解。同時感謝季教授寫出了這麼正確且深刻的一句話,能夠警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