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08日 重慶晚報
壽西山六水凼有一個神秘洞群,27日,我市奧特多探險隊的6名極限運動者,結束了對其為期3天的探險和科學勘察。他們不但打破了當地的神秘傳說,還發現了罕見的紅色青蛙種群。

洞穴充滿神秘傳說

西山六水凼的神秘洞群位於長壽葛蘭鎮灣丘村一組,海拔800多米。25日上午,天空飄著毛毛細雨,奧特多探險隊6名隊員抵達現場。當地仍能看見今夏幹旱帶來的創傷——樹木枯死、竹林泛黃,三三兩兩的老百姓正在挖蓄水池。

“你們要去鑽六水凼的洞?”得知隊員此行目的,69歲的村民楊大爺表情比談起今夏旱情更驚愕。他說,這個洞群一直以來都讓當地人“談洞色變”。他年幼時(解放初期)聽父母講當地“棒老二”(土匪)猖獗,“棒老二”打死人直接就將屍體抛進洞內,因此洞內不知有多少屍骨。

在當地眾多神秘傳說中,大家公認的是洞內有一條水桶粗的蟒蛇,其中有人還信誓旦旦地稱看見過蟒蛇的頭。因當地時有居民家的貓、狗等家禽在洞口失蹤,他們都認為是被蟒蛇吃了。

“你們哪裏找不到耍事嘛,偏偏要來鑽恁個危險的洞!”楊大爺好心勸說。


發現罕見紅色青蛙

“洞穴內不可能有大型異靈生活,因為洞內環境根本不能滿足它們的生存需要。”探險隊員心裏明白。隨即,他們鑽孔打點,架好牽引繩,穿上連體服,戴上頭盔、頭燈,挂好升降器、O型鎖……一切準備就緒,隊員溫世超率先滑進漆黑洞內。接著,其他隊員也跟隨進入,探險和科學勘察正式展開。

“沒發現屍骨,但我們發現了罕見的紅色青蛙群!”王大勇,探險隊隊長,職業探險員,入行已6年,曾與法國、日本等多國探險隊聯合探險。27日,結束為期3天“暗無天日”的探洞生活,他第一個鑽出洞口,便興奮地高呼起來。

他說,該洞群全是豎井,分布在一個由東北向西南方向傾斜的谷槽裏,因長期雨水沖蝕,各單洞從上到下由淺變深。目前,他們勘探到的最深一個洞有50米左右。其中,他們在下到一個洞的10米至15米處時,驚奇地發現一個變異青蛙:它們皮膚呈紅色,個體瘦小,肚子扁平,共有10余只。“洞內食物十分匮乏,能有如此龐大的種群,實屬罕見!”王大勇說,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青蛙種群,從它們為適應洞內環境而發生的進化程度來看,這些青蛙在洞內至少生活了3代以上。

王稱,他們還初步了解了當地的地下水文情況,有希望能解決當地的缺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