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婆羅州去年發現50種新生物
-
[新聞]婆羅州去年發現50種新生物
婆羅州去年發現50種新生物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6/12/19 13:30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說,他們去年在婆羅州發現了五十種以往沒有文獻記載的生物。這批生物有三十種魚、兩種樹蛙、十六種薑、三種樹和一種闊葉植物。基金會發言人說,這些發現證明婆羅州是世界生物的寶地。在婆羅州做研究,每年都會有些收穫。基金會說,他們去年在婆羅州發現了一種長度不到一公分的迷你魚。這種生活在酸性黑水沼澤裡的迷你魚是世界第二小的魚類。他們還發現了六條暹邏鬥魚及一條暴牙鯰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19/1/86vl.html
-
-
[新聞]「失落世界」 發現體積第二小的魚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In-ternational) 19日宣布,在東南亞婆羅洲島上的「失落世界」,過去一年間共發現52種前所未見的新物種,包括已知脊椎動物中體積第二小的一種魚類。
科學家在波羅洲的濃密雨林中,幾乎一星期就有一種新發現。這些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從未發現過的動植物,包括30種魚類、兩種樹蛙、16種薑、三種樹種和一種闊葉植物。
科學家在婆羅洲酸性極高的黑水泥煤沼澤發現一種身長只有0.88公分的迷你魚,只比全世界最小的脊椎動物大0.9公釐,最小的脊椎動物是印尼蘇門答臘島一種長.79公分的魚。
另外的新發現包括六種色彩斑斕的暹邏鬥魚,顏色和斑紋與其他已知鬥魚都有顯著差別。這裡有一種鯰魚的牙齒突出嘴吧、腹部有小吸盤,可以吸附在石頭上。另外,科學家還發現一種身長不到三公分的樹蛙。
許多發現是在稱做「婆羅洲之心」的22萬平方公里島中心,相信這裡還有更多新物種等著人類去發現,專家呼籲,這片雨林亟待保護。
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自1996年以來,科學家已在婆羅洲島發現400種以上的新物種。負責研究計畫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專家查普曼表示,越深入婆羅洲越發現當地物種的多樣化,這裡可說是全球最後的物種寶藏。
但由於開採橡膠、棕櫚油以及紙漿等,婆羅洲雨林已有一半面積遭濫墾所破壞。世界保育聯盟物種計畫的專家指出,破壞掉任何一小塊婆羅洲雨林,都可能讓不計其數的物種從此絕跡。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19/2/8768.html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