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3 共計 3 條

主題: 動物文學

混合查看

  1. #1
    青年狼 BGs 的頭像
    註冊日期
    Mar 2005
    住址
    季風氣候區
    文章
    307
    樂園幣
    5,822.56
    1
    在 3 個帖子中被讚了 5 次

    勳章欄

    動物文學

    上週(5/2)國文課分組上臺報告,本組報告主題是動物文學(這題目是我提議的,結果一致通過......)。以下是我的講稿(後來有修過,變得非常精簡)。
    J.C.大姊畫的[wolfwriter],是從圖庫裡借來的圖,報告時的投影片有作者介紹...希望沒有觸犯到規定...

    ----------

    從一張圖開始:[wolfwriter]
    或許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動物文學,也就是繪本、童話、或著是寓言,小孩子的幻想、嘗試以動物的角度來描寫事物、或著記錄與動物相關的故事;可能大家曾經看過獸醫的故事、書寫寵物的故事,甚至包括奇幻、科幻小書中的動物角色,以及某些討論動物的科普書籍(科學推廣的書籍,淺顯介紹專門知識)。這些就是你所看到的動物文學,正如文學自身的定義一般;我們可以說明、並且你也能理解某些看來理所當然歸類於動物文學的作品,但是有更多的作品卻是落在界定模糊的範圍。

    所以接下來先提出在大眾間達成共識的部分。
    動物文學的主要構成由三點決定:書寫動物的故事、以動物的角度思考、使用動物作為象徵。這三點可能會混雜在一起,也有可能只有單一的要素。
    討論分析寫作方式,我直接引用《台灣動物小說選》使用[觀看]、[想像]、[邂逅]的這三個分類。
    [觀看]小說中以人為觀看視角,紀錄所見到的故事
    [想像]大多使用第一人稱,推測動物的眼光看世界的樣子。或著構思超現實的場景、事件
    [邂逅]故事中的動物以隱喻、象徵的方式出現,或著並不直接提到動物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是否以動物為主角、是否在故事裡出現動物並不是一個絕對可靠的定位點。還有,書名有時也會騙人,例如以下的兩本。《龍與熊》(軍事)、《如何煮狼》(飲食)。

    此外,動物文學大多著墨在生活周遭的動物,寵物、實驗室的教學動物、農場動物,或甚至野生動物。但動物文學也有可能想像非動物生物「思考、活動」的情況,像是想像「病毒」評論人類生活。

    動物文學寫作可以說是由「觀察」開始,因此我們在「看」動物文學的時候可以發現動物的擬人化,建立在寫作者的主觀意見、當代的文化認知、以及知識研究的發展。
    以動物擬人包括以動物的角色思考,然後轉換成人的表達方式;《瓦特希普高原》說的是一群野兔尋找棲地的冒險故事,故事除了使用兔子的生態資料描寫以外,在兔子的「對話」中為各個角色賦予人類性格,這是將動物擬人化的例子。
    寓言故事裡可以看到,直接選用在文化中有固定象徵的動物角色書寫故事,這點與前述不同的地方在於此時重點是影射「人類」,而非從紀錄動物的生物學特質著手。
    有些動物文學以特殊動物為主體,像是神話故事裡的龍。這類超出科學解釋範圍的生物被認為是因為各民族早期的傳說、迷信、或著是信仰所創造;對自然的崇懼、部落圖騰的物象崇拜、以及其他原因而產生。
    例如希臘、羅馬神話裡的合成獸;中國古書中想像的聖獸與邪獸。
    文學中的特殊動物記錄了古代人們的思想,而且也會隨著時間不停改變意義;這些都是由人類設定,然後創作背景延伸的幻想動物,一開始的原型可能墊基於真實存在的動物或民間傳說,但隨著不同的創作者每次覆蓋創作的時候加入個人的想法以及不經意的靈感,就變成你現在看到的樣子。
    幻想動物與真實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其意向與型態可塑性更高;因為起源於人的想像,所以受到修改的可能性也很大,例如當一神教改變了某地原本的多神信仰以後,原先部落傳說裡的動物神就有可能轉型成為新式傳說裡的邪神,或惡魔。

    現代文學作品中出現的特殊動物,大多是沿襲古代塑型的意象再繼續想像延伸。有時也因為謠言、傳說而產生「怪物」。例如人面犬。
    人造的特殊動物角色也有可能成為幻想小說的主軸。廣義來說,故事中物件、動植物所轉型成的妖怪,非地球生態圈領域生物(外星人或地心生物)都算是廣義特殊動物。創造這類的特殊動物往往表現了現代人對未知的不安與恐懼、迷信。

    我是很想講獸人啦,可是再講下去時間會不夠,所以就大致提一下……
    獸人是比較特殊的議題,與因未知或恐懼而生的幻想動物有所不同,大部分網路上可以找到的獸人比較偏向因為喜愛動物、崇拜動物能力而改造的想像嵌合體。要談的話,非主流分類的獸人文學可以獨立出來討論,在此就不多說了。

    在我報告的尾段,來談談動物文學寫作的意義與目的。
    因為創作的是人類,所以就別想會有什麼太脫出人本的東西啦~(話說我有看過反社會思想非常強烈的......)
    單純的紀錄,然後從記錄來延伸書寫人對動物的情感。
    描寫動物行為、賦予人類的道德評價,提供對人類自身行為的反省。
    之前提到的,影射某些無法直接講明的,這時就有可能造成動物原始形象的扭曲。貓對老鼠的種族大屠殺……暗示納粹德國時期對猶太人的迫害。

    動物文學的創作意義還有一點,動物保護的意識或生態的知識與關懷,思考人類與動物的定位,乃至人類與自然。

    雖然之前我講的大多是小說、散文這些文字記錄的書籍,不過再更廣義的延伸,我們也可以討論非文本的部分。
    漫畫可不可以算在動物文學中呢?那麼動畫或電影呢?
    接下來我們的主題會談到非文本的部分。那麼我們把現場交給主持人。

    ----------

    本來還有蒐集很多附加資料,不過都還沒整理
    或許有天會放上來吧

    有要做報告的可以參考看看,以上。


    When suddenly a Bunny on a Tank appeared
    ......(\__/)
    ......( '_')
    ..../"""""""""""""\_======| ||||D
    /""""""""""""""""""""\_
    \__@_@_@_@_/

  2. #2
    樂園創辦狼 傳說中的狼王 狼王白牙 的頭像
    註冊日期
    Oct 2004
    住址
    可出现的二度到四度空间
    文章
    4,089
    種族
    Lupus Alpha
    技能一
    狼王的咬擊無限段
    技能二
    巨大化肉球
    頭像出處
    德国畫家 Dolphy Dolphiana
    樂園幣
    35,631.24
    192
    在 267 個帖子中被讚了 515 次

    勳章欄

    如果有投影片的圖檔,放上來吧


    這篇我覺得是比較像論文,假如是演講的話,
    裡面有許多地方不妨多舉些作品名稱、書名、出處期刊,
    例如哪些書是有關圖騰崇拜;又有哪些作品是裡頭有合成獸
    如果沒有介紹一些作品導讀,可能同學聽起來比較枯燥.....


    動物文學裡頭的代表性段落,是怎麼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
    來描述真實的動物、想像的動物呢?可多引一些作家的詞句段落給大家欣賞
    或是多開一些書單給同學以及這裡的版友尋找來閱讀


    樂園上的 狼群集會岩 版上有許多跟狼有關的文學作品
    點擊數跟回覆率數字都不太好看, 在此順便廣告一下



    狼之樂園祝大家天天快樂

    Alexander the Great, I cannot be,
    But as Ancalagon the Black, I'll reign free.

  3. #3
    青年狼 旅行門徒Y.A.D 的頭像
    註冊日期
    Aug 2005
    住址
    Αρхιπέλαγος
    文章
    463
    樂園幣
    5,350.24
    0
    在 0 個帖子中被讚了 0 次
    不才覺得:

    (1.)許多動物文學,是指特定時空背景下,人類文化對動物的主觀認定;並轉而藉此描述作者對人類自身行為的觀點,期望對文化有所影響,所以是一種回饋(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收集與改造)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比方說,古人認為鼠代表奸臣,所以廣泛在文學作品中用鼠代稱奸臣,凡夫俗子就會因為身為人類的自傲心理而有所改進。

    (2.)某些動物文學,涉及偶像崇拜的元素。所謂的圖騰崇拜,在起初是一種自卑、迷戀與恐懼心理的混合,進而轉變為一種好奇,有時候最終會變成自我認同,甚至是一種力量的來源,這種力量的追求存在於全世界的民族之中,隨著時間推移也只是改變外觀,本質沒有改變,因此多少也是有科學上的機制存在。依照腦部的解剖學,人類的腦部結構包含魚類腦(第四腦室,腦幹)、爬蟲類腦(第三腦室,邊緣系統)、哺乳類腦(第一腦室,大腦髓質與小腦)與靈長類腦(大腦皮質),大腦分為兩個半球與八片腦葉,並有胼胝體連接兩半球;其中人類腦為大腦皮質前方兩片額葉,卻有特殊的機制:只有右額葉直接連接到其他區域,左額葉僅能接收電訊號,卻是自我意識的所在(就像人工智慧晶片),左右額葉的電訊號(腦波)頻率必須相同(5~10赫茲)才能使左額葉的意識喚醒其他區域的意識,也就是體內的另一個人與獸、蜥蝪與魚的意識,而這樣的同步就等於是將原有的意識容量(就像電腦主機裡的CPU)直接擴充二到五倍(目前已知最聰明的人類,一生使用過的腦容量為20~25%),並且直接操作生理機制,提升受器與動器的效能,圖騰崇拜或許可以被解釋為達到此目的的手段之一。至少,個體的人不會去做沒有報酬的行為,而圖騰崇拜是可能發生在獨立個體身上的。總結以上的推論,含有圖騰崇拜元素的動物文學,含有作者對自己、對其他物種的意識認知,以及對於原始力量的嚮往。但是小生覺得這樣的機制與手段可能尚不完備,未來會繼續探討下去。


    想認識能一起畫圖的朋友。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