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以前的作品拿來小修...^.=.^
好啦,我承認拿古典詩來寫西方龍是有點怪怪的=﹏=
**************************
昂首出身鱗甲紅,飛禽走獸遁無蹤。雙眼傲望春秋事,四足悠遊亙古中。
利爪交劃開塞路,怒吼一聲破蒼穹。滿腔熱血溫寒魄,徹骨寂寥鎖遼空。
**************************
P.S.
應該是標準的七言律詩(小聲)……
請不吝賜教,謝謝。
嗯......好像有點不標準...... (炸作者: 銀狼‧夢天翔
第三聯沒有對仗...... (又炸作者: 銀狼‧夢天翔
至於平仄有沒有違反標準......我不知道 (核爆
您就等高人來指點吧...... (啥?
詩句阿!!
在下看起來是沒有什麼詭異的地方,不過在高人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樣了。
西方龍的感覺,能夠從這些句子表現出來阿。
不過最後的兩句,似乎另外的含意?
再看文章與寫文章之餘,別忘了要留下您的回文喔。
感謝大家的努力……
呃……在下也不過才高中,饒了在下吧XD作者: Jim Allen
若真有犯律的地方,請指點ˊ.=.ˋ
在下會非常理性地改寫= =
如您所說,這是相當大的挑戰0.=.0(在下壓平聲韻)作者: a70701111
因為古典詩裡一來沒有可以讓我引用的東西,二來沒有專門描述的詞句
要靠意象=﹏=
本詩的白話翻譯:
抬起頭昂然出現,我身上滿佈著赤紅色的鱗片,
所有鳥獸看到我的出現,都退避三舍,三兩下就跑得無影無蹤。
兩隻眼睛傲然觀望著一年又一年所發生的事情,
四隻腳(隨著翅膀一拍)悠然而起,在過去裡自在地遨遊。
伸出鋒利的雙爪交叉而劃,想要突破前方阻塞不通的道路,
奮力吼叫,一聲巨響而出,似乎連蒼穹都將要崩塌。
雖然擁有滿腔澎湃,連冰寒魂魄都能滋潤溫暖的熱血,
但早已在體內悄悄蔓延,如同寒冰徹骨的寂寞,卻多到彷彿可以將整片遼闊的天空給凝結住。
以上。
解釋後,還是跟在下想像的差很多阿。
不過有龍的形體描述,倒是在料想之內……
描述的事情與經過雖然是很短的一件事情,不過您去寫出了另一方面的深度。
當然,這些都是在下的感覺而已……
再看文章與寫文章之餘,別忘了要留下您的回文喔。
感謝大家的努力……
……就算不是高人也看得出問題。作者: Jim Allen
我先說一下,課本一般不提的規則「黏」。作者: 平仄
五言詩中,上一聯末句和下一聯起句第二、四字平仄相同,這就是「黏」。
且第二字和第四字平仄必相反,這是因為在第二字後有小停頓,以便語氣舒緩。
七言詩格律由五言衍生,是在五言之上加「平平」和「仄仄」的格律而成。
又上下聯句必相違,使「平平」和「仄仄」交錯出現,此處也需考慮「黏」,但是並不特別要求。
五言時首字為仄加平平、為平加仄仄,所以七言時要考慮「黏」的部分在第四、六字,餘者類推。
一般而言,作詩時不「黏」稱之為「失黏」,失黏自宋朝迄今往往被視為違律。
但是在早期則無此禁忌,後人特稱為「折腰體」。
這詩除第二、三句以外都有失黏……
近體詩還有個禁忌:三平;在小停頓前後,如果連三仄因為仄分上、去、入,
所以勉強被接受,而三平則因為無此特性被視為禁忌。
然而詩中末一、三字平仄必反,所以七言中末三仄也是禁忌。
正式作詩時,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在出句尚可,對句則因為上述規則而未必如此。
或有拗句、變格讓平仄互換或是上拗下救,但是也多半守住上述規則。
這樣一看這詩格律問題真不少……一點淺見。
Tu fui, ego eris.
頭像感謝熾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