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文章好久沒發了,本文爲四月語文考試作文,經4次修改

  荀子在中國曆史之地位如亞裏士多德之在西洋曆史,其氣象之笃實似之。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

  有人喜歡征服人,有人也就喜歡被人所征服,那麽這兩種人之間當然沒有麻煩,可以十分和諧地一起生活;或是人人所欲之物極其充足,像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氣一樣,當然也不會有麻煩;又或者人們可以孤立生活,各不相幹,問題也會簡單得多。
  可是世界並不是如此理想。人們必須一起生活,爲了在一起生活而無爭,各人在滿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須接受一定的限制。“禮”的功能就是確定這種限制。

  如上是荀子所作的關於“性惡”論及“禮”的一個論證,以解釋道德上的善的起源。這種論證完全是功利主義的,與墨子的論證很相似。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人。荀況博學善辯,年輕時便到學者荟萃的齊國“稷下學宮”講學,齊襄王時曾三次被推爲“祭酒”(學宮之長),成爲享有很高聲望的學者。
  以後,他遊曆秦、趙等國,從事政治活動,同這些國家的當權者討論富國強兵問題。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殺,荀況也受株連而免官,居於蘭陵,直至老死。

  荀況在教育上和著述上很有成就。在秦統一中國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的思想家韓非和政治家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今本《荀子》32篇除最後6篇一般認爲是荀況門人所記外,其余各篇都是荀況的著述。

  如果說孟轲承繼子思學說,形成了儒家正統派的話,那麽荀況則猛烈抨擊子思、孟轲,形成了儒家內部的反對派。
  荀況反對孟轲,不在於反對孟轲對人的重視和高揚,而在於對人的主體性的理解與孟轲不同。荀、孟分歧的基本點在於:孟轲對人的理解,重在發掘出人的內部世界——自我意識,從而確立人的主體性,再從人的內部世界拓展出人的外部世界——人對自然的主導、人與社會的聯係。相反,荀況對人的理解,則重在肯定人的外部世界——人對自然的主導、人與社會的聯係,從而確立人的主體性,再從人的外部世界入手來塑造人的內部世界——自我意識。
  簡言之,孟轲是由“內聖”而“外王”,荀況則由“外王”而“內聖”。這種對人的理解的不同,導致了荀、孟在一係列問題上的分歧和對立,形成了荀況的獨樹一幟的人學體係。

  在《荀子》一書中,荀況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思考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於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觀。荀況指出“天”就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按其固有的客觀規律運動變化。
  他認爲,天與人、自然與社會有不同的職能。同時,荀況又強調,人雖然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強加於自然界,但並不意味著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無能爲力的。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認爲與其崇拜天、歌頌天,不如像畜養萬物那樣將天馴服;與其順從天、歌頌天,不如掌握自然規律而使之爲人類造福。

  對人性問題的討論,也是《荀子》一書的重要內容。荀子從“明於天人之分”的思想出發,在人性問題上主張“性”、“僞”之分,就是把人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社會品質區分開來。
  他認爲,“性”是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表現爲“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等本能的物質需要,並不具有仁、義、禮、智的萌芽。因此,人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禮義規範是格格不入的。
  如果順從人的自然本性,任其發展,必然引起人們對有限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爭奪,導致強者害弱,衆者暴寡,天下大亂。總之,人性惡而非善。孟轲講人性善,是不對的。
  荀況又認爲,必須對人的惡的自然屬性加以改造,使之成爲符合禮義規範的善的社會品質。這種善的社會品質是怎樣形成的呢?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所謂“僞”,是人爲的意思,指人的社會品質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於文化環境影響,經過長期教化和學習而形成的。
  荀況十分重視教育學習對於改造“性”的作用,他指出:“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不同民族的人,在初生之時聲音一樣,沒有區別,但由於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同的教化,長大以後便具有不同的教養和習俗。可見教育學習對人性的改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荀子曾做《性惡》來辯駁孟子的性善論,《勸學》是作爲《性惡》篇的副産品出現的,然而今天讀來,《勸學》卻成爲妙絕千古、孺子可誦的名篇。《荀子》書中的文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論述缜密,風格質樸;並且能夠運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事例作爲論據,巧妙運用比喻,反複論證;用詞簡練,善於運用鋪陳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齊流暢,讀來朗朗上口。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 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篇》)

  荀子的文章,雖樸實無華卻耐人回味。文章開篇即開宗明義地講出核心觀點,鮮明果斷。然後廣泛用喻,文字淺顯易懂卻含義深切,自然而然就得出了結論。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故君子結於一也。(《勸學篇》)

  這一段文字幾乎都在使用譬喻,或正或反或並列,變化多端,生動巧妙地說明了學習要不斷積累、用心專一的道理。

  《荀子》的思想相當豐富,對中國文化産生了多方面的影響。荀子在中國學術、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中所說:“荀子在中國曆史之地位如亞裏士多德之在西洋曆史,其氣象之笃實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