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地址:http://www.twbbs.net.tw/2497249.html
現代詩的思考──淺談自身對現代詩的想法
囧。個人是很討厭寫關於評論或者教學文之類「理論性」內容的東西,也沒那麼多腦容量可以給我寫。所以我一直很佩服寫了《為什麼要寫詩?──淺談現代詩創作》的青空,因為那些東西我懂,可是我並不能以理論或者清楚的條例將之一一列出。
但最近版上似乎妖風四起。看來鎖妖塔的封印力逐漸減弱,需要再貼新的封條上去,所以小人就冒著丟臉的風險,也寫了這麼一篇教學,淺談自身對詩的見解與看法。
--
(一)詩的本質與閱讀。
真要說一篇詩是什麼,沒有多少人能夠說的清楚。詩的範圍太廣泛也太模糊,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定這篇「是不是詩」。但是不是詩又怎麼樣?寫詩、讀詩,便會讓自己的水準或者格調上升嗎?一個人的「深度」不是做一些表面上的工夫就可以增加的,那是要透過生活的歷練以及廣博的閱歷去逐漸挖掘自己的。
就如青空在他的教學文裡說的,一般與人提到詩都會得到「我看不懂」、「你好閒」、「你真有水準」之類的回答。(尤其上個月得獎的時候,店裡對面社區的警衛大叔還跟我說:「你就是每天閒閒沒事,才會有時間寫這些無病呻吟的東西。」)
那麼為什麼詩會被普遍的「同學」這樣認為呢?無外乎就是多數人認為的詩與現實中的詩差距太大。許多國高中生都認為以下這種句法寫出來的東西就算是詩。平鋪直述的語言、散文化敘述性的辭句以及分行的浮濫。
QUOTE:
--------------------------------------------------------------------------------
「Hi,小貓!」
你知不知道,我過的不好?
你知不知道,孤獨的味道?
你知不知道,心碎的步調?
一字一筆,我記下的是小依的困擾,
我不奢望你能明瞭、
更不期盼你能擁抱,
小依簡單的悲傷,
本就是無解,只能伴著 到老…
(此文轉載於台灣論壇)
--------------------------------------------------------------------------------
甚至有人認為新詩並不需要加標點,或者是新詩一定要加標點。其實這些都算對,都可以,也都不可以。新詩是一個很活的文體,有許多種形式可以去營造一首詩的「模樣」。加標點或者不加標點,都可以當作作者在這篇詩裡面的企圖。這麼說好了,讀詩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那些標點或者空格當做陷阱來看,這樣會好理解一些。陷阱不能亂放,佈置的人一旦將陷阱亂放,就會連自己都踩到陷阱而受傷,所以一定要權衡在什麼地方要放什麼陷阱,才不會連讓自己行動的空間都沒有。
也曾有人問過我:「那麼到底該怎麼去評價一首詩?」。我想用評價似乎不太合適,因為每個人的詩觀與看法並不一樣,我認為好的也許別人覺得差,別人認為好的也許我覺得差,這是很難去溝通跟達成共識的觀念上的歧異。但我想每個人在寫詩的時候,應該要想怎麼將自己所思考的問題去體現在詩上。這問題就跟漫畫《死神》裡面的斬魄刀一樣,你懂得用刀,可是你要懂怎麼將殺氣跟意志灌注在自己的刀上,才能夠跟自己的「刀」對談,進而瞭解「刀心」(也就是要怎麼跟自己的詩去對話)。一首詩在閱讀的時候讀者最先理解到的是詩裡的「意」進而瞭解「像」,那要怎麼將意象融洽的揉在同一首詩裡面就是作者的經驗與技巧了。
但不管再怎麼樣的高手寫出來的詩,一定都是有所指涉、有所思考的。並不是隨便打出幾個不相關的辭彙堆疊就能說是詩。不管用多麼漂亮的詞句去堆砌一篇文章,只要沒有自己的思想與反省在裡面,就只能流於一篇無病呻吟的雜記而已。寫到最後,文章終會回歸真、善與美的本分上。而一首詩最基本的,也應要有真、美才能成詩。
(二)詩的寫作與基本。
詩經過多年的演化,已有許多的形式被先人給挖掘出來,最基本的有「分行詩」、「散文詩」、「圖像詩」,上列幾種是詩排列的形式,存在的模樣更是無法數清,有以書信模式寫作的、電子郵件、廣告傳單、告示牌等等都能讓詩「入」進他們的「模子」,用這些形式的「模樣」,但本質上還是以「身為一首詩」的身份去存在。用各位宅男腐女聽的懂的話說就是,七龍珠內的魔人普烏分離後,分裂成兩個,一個瘦的一個胖的,他們以不同的模樣存在,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魔人普烏,只是一個是善一個是惡。假設今日胖的普烏是惡的,那麼胖的就是惡的,瘦的是善的,那麼瘦的就是善的,外面的表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含一些什麼,如果今日有個告示牌裡面藏有詩的內涵與高點,那麼那告示牌就是一首以告示牌模樣存在的詩。
詩人陳黎曾寫過多首的圖像詩,其中以《戰爭交響曲》與《孤獨昆蟲學家的早餐桌巾》最為出名。內文如下
QUOTE:
--------------------------------------------------------------------------------
戰爭交響曲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乒兵兵兵兵兵兵兵乓兵兵兵兵兵兵兵乒
兵兵兵乓兵兵乒兵兵兵乒乒兵兵乒乓兵兵乒乓兵兵乓乓
乒乒兵兵兵兵乓乓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乒乓兵乓兵兵乓乓
兵乒兵乒乒乒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乓乓乒乒乓乓乒兵乓乓
乒兵乓乓乒兵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
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
乒乒乒乒乒乒乒乒乓乓乓乓乓乓乓乓乒乒 乒乒乒 乓
乓乓 乒乓乒乒 乒 乓 乒乒 乒乒 乓乓
乒乒 乓乒 乒 乓 乒 乓 乒乒乒 乓 乒
乒乒 乓 乓乓 乒 乒 乓 乒 乓 乒
乒 乓乓 乓 乒 乓
乒 乓 乒 乓 乓
乒 乓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轉載於陳黎的網站: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index.htm)
--------------------------------------------------------------------------------
QUOTE:
--------------------------------------------------------------------------------
孤獨昆蟲學家的早餐桌巾
虭蟣虯虰虱虳虴虷虹虺虻虼蚅蚆蚇蚊
蚋蚌蚍蚎蚐蚑蚓蚔蠶蚖蚗蚘蚙蚚蚜蚝
蚞蚡蚢蚣蚤蚥蚧蚨蚩蚪蚯蚰蚱蚳蚴蚵
蚶蚷蚸蚹蚺蚻蚼蚽蚾蚿蛀蛁蛂蛃蛄蛅
蛆蛇蛈蛉蛋蛌蛐蛑蛓蛔蛖蛗蛘蛙蛚蛛
蛜蛝蛞蛟蛢蛣蛤蛦蛨蛩蛪蛫蛬蛭蛵蛶
蛷蛸蛹蛺蛻蛾蜀蜁蜂蜃蜄蜅蜆蜇蜈蜉
蜊蜋蜌蜍蜎蜑蜒蜓蜘蜙蜚蜛蜜蜞蜠蠟
蜢蜣蜤蜥蜦蜧蜨蜩蜪蜬蜭蜮蜰蜱蜲蜳
蜴蜵蜷蜸蜺蜻蜼蜾蜿蝀蝁蝂蝃蝆蝌蝍
蠍蝏蝐蝑蝒蝓蝔蝕蝖蝗蝘蝙蝚蝛蝜蝝
蝞蝟蝠蝡蝢蝣蝤蝥蝦蝧蝨蝩蝪蝫蝬蝭
蝮蝯蝳蝴蝵蝶蝷蝸蝹蝺蝻螁螂螃螄螅
螇螈螉融螏 螐螑螒螓螔螖螗螘螚螛
螜螝螞螟螢螣螤螪螫螬螭螮螯螰螲螳
螴螵螶螷螸螹螺螻螼螽螾螿蟀蟂 蟃
蟄蟅蟆蟈蟉蟊蟋蟌蟑蟒蟓蟔蟗蟘蟙蟛
蟜蟝蟞蟟蟠蟡蟢蟣蟤蟥蟦蟧蟨蟪蟫蟬
蟭蟯蟳蟴蟶蟷蟹蟺 蟻蟼蟾蠀蠁蠂蠃
蠅蠆蠈蠉蠊蠋蠌蠍蠐蠑蠓蠔蠕蠖蠗蠙
蠛蠜蠝蠟 蠠蠡蠢蠣蠤蠥 蠦蠨蠩蠪
蠫蠬蠮蠯蠰蠱蠲蠳蠶蠸蠹蠻蠷蠽蠾蠿
(轉載於陳黎的網站: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index.htm)
--------------------------------------------------------------------------------
據陳黎所說,上面兩首圖像詩的創作時間皆不超過五分鐘,純粹是一時的靈光異想,但異想中陳黎又加了什麼的思想在裡面?《戰爭交響曲》是兩軍交戰後方缺手缺腳,最後的丘是死人堆出來的山丘,或者純指山丘。陳黎沒有用任何的敘述性詞句,卻透過文字的視覺效果,成功地詮釋了戰爭的殘酷。張芬齡也做了以下評論。
QUOTE:
--------------------------------------------------------------------------------
他同時利用詩行的排列,不費一詞一句,就點描出軍隊由並肩作戰到潰不成軍的戰爭慘狀。在最後一節,似乎所有的戰士再度集合。讀者在此可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你可以從視覺的角度想像:軍士返鄉,個個缺臂斷腿,沒有終戰的喜悅,只有生命的酸楚;你也可以從文字的意義去想:丘也,小土山,三百八十四個土丘,三百八十四座墳塚,「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最佳寫照。山丘雖無言,卻對戰爭做了最強烈的控訴。
--------------------------------------------------------------------------------
至於昆蟲學家的餐桌也是相同的。昆蟲學家的餐桌必多蟲之資料,所以滿桌的蟲。單從WORD的相似字型字裏查詢就可以完成這篇圖像詩。圖像詩並不像分行詩與散文詩一樣,可以玩弄音韻,圖像詩最為顯著的就是詩人可以透過圖像的概念去「調戲文字」,進而讓讀者一眼就看出他的企圖。
詩的入門要說簡單很簡單,要說難也很難。個人覺得理論性的談一堆、詩讀好幾本,還不如真真切切的去寫出一首爛詩。再多的理論也不過就是紙上談兵,到時候要寫,沒有足夠的練習、豐富的經歷、仔細的觀察、比人更深的思想,最後寫出來的也只不過就是一個有形而無內的東西而已。多看有好處,但多寫也重要。如果要我說「懂」,我覺得倒不如說「悟」。詩這玩意很狡猾你想懂他的時候你怎麼搞都弄不懂,你仔細去觀察他的話,便會在不知不覺間「悟」了這玩意。
詩的美麗並不流於外表,而是外表營造出的內在意義。例如雙關、藏頭之類的。要怎麼將自己的思想揉入詩裡、要怎麼去玩弄文字讓文字搞曖昧。中國的文字一經排列,便可以衍伸出許多私底下的涵義。如果只是一昧的操弄文字而不讓文字有思想,再怎麼寫都寫不出一首好詩的。
不論寫多久,只要沒有悟出要涵蓋些什麼思想在裡面,最終只能流於表面的敘述。
沒有說寫多久多久就一定能懂,只有你悟了多少、你寫了多少、你反省的多深。
便只是這樣而已。
--
謝謝大家辛苦的讀到最後,我沒有青空那樣的好腦袋,也沒有小曦曦那般清楚且條例分明的腦子讓大家看的很辛苦真是對不起。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寫作,最後終會覺得文字是一種救贖。
++--++
先至頂一個禮拜@@
有問題的回覆或私信 by呆虎鯨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