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商禽《長頸鹿》
那個年輕的獄卒發覺囚犯們每次體格檢查時身長的逐月增加都是在脖子之後,他報告典獄長說:「長官,窗子太高了!」而他得到的回答卻是:「不,他們瞻望歲月。」
詩之為物,所以傳情遞意;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正是最好的註解。

相較於散文,詩是以傳遞感覺為主軸;如商禽這詩,如果寫成散文少不得要交代後果前因。
或著加上獄卒由何而來、或著加上事後思索,讓讀者知悉作者的想法,並且「理解」;然而就傳遞情感讓人「體會」而言,可以略去,如此反而言簡意賅,一如此詩。

至於格律,是詩的特質,卻不是詩的條件。
文章吟哦自成音樂,或激勵或低迴,自有不同,新詩所重乃是意境,所以格律次之,可以無韻:然而絕不是允諾拗口長句充斥,只是側重不同。

歌詞為了詠唱,自是合韻,加上比較貼近生活,或著也可說是詩之一脈。然而側重在於音律,似乎和追求意境的詩又有不同。

兩者間的取捨,只看作者感受。

至於詩的寫法,我以為自然即可;靈思懷於心中便是感性,出於筆端便是理智,豈有不通英文而寫抑揚格五步詩的道理?

一點淺見。(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