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取該書第九章〈基改人類〉之【紅與綠的變化】一篇,內容如下:

-------------------------------------------------

  我的廚房掛著一幅畫,畫中是一隻名叫凱薩的豬,牠出生於一八三四年,重一千九百四十八磅。這隻龐然大物是品種選育的結果,十九世紀時,這樣做是英國大地主的嗜好。自然對基因的選擇比高科技基因改良還激烈﹝至少對豬來說是如此﹞。現今動物的品種選育可以更有效率,因為可以訂出基因序列,看看是哪一部分的基因造成我們想要的特性,找出哪一種動物有這種基因序列,再進行品種雜交。舉例來說,有些公司用這個辦法養育更好的肉牛。雖然這樣做運用到解讀生物基因的程序,但還是屬於自然育種,不算是基因工程;如果農牧業直接改造基因,可以更快達到相同效果。

  在製造自然界所能創造的基因和製造新類型的基因間,我們或許可以畫一條線,暫且把前者稱為綠基因,後者稱為紅基因。

  凱薩豬的基因是綠色的,來自於自然育種。如果牠是基因剪接的結果,基因還是綠色的。我們可以用基因剪接的方式模仿馬的育種,而且做得更快、更有效率,這種過程不需要創造自然界中沒有的基因。將壞的基因剪下,例如剪下杭廷頓式舞蹈病基因,還是綠色的,大多數的基因療法也是綠色的。

  在這條線的另一側,我們創造出自然界中不可能發生的基因改造,也就是紅色基因。植物基改學家已經結合了不可能雜交的品種,創造出自然界中絕對不會有的植物,如果他們認為把魚和草莓的基因結合有用處,他們可能這樣做;把鳥的基因剪下一段,接到人類基因上也找得到好理由。這樣是跨越界線,進入紅色區域,製造大自然中不可能有的生物。擷取古代蜥蜴的基因植入人類染色體中一直都有爭議,因為結果不可預期,還需要更多的實驗。這種基因改造已經做過動物實驗,因為黑猩猩的DNA和人類的DNA非常相似,科學家已經在實驗黑猩猩的改良。有些紅色基因改造對人類可能很有價值,難以抗拒在人類身上嘗試。

  你可以想像如果有人不實地宣稱,黑猩猩的性能力獲得改善,會引起多大的媒體關注,這種黑猩猩的影片會比桃莉羊更有娛樂效果。基因改造的小動物會讓年輕人趨之若鶩,但很快的,叛逆的年輕人就會問:「既然可以增強黑猩猩的能力,我們為什麼不能增強?」某些紅色基因改造會有很大的市場。

  泰薩式疾病﹝Tay-Sachs disease﹞、鐮刀型貧血和其他可怕的疾病都是由遺傳基因所造成。在某些社會中,生下侏儒或唐氏症兒並不道德,因為可以避免。有些基因缺陷肇因於化學添加物或輻射線,如果有辦法避免卻不這麼做似乎很不應該。

  六號染色體上某段基因和嚴重閱讀困難有關,從矯正閱讀困難到創造閱讀另更強的人類,都是可以達成的目標。以後會有安全的基改技術可以延長壽命,我們會拒絕接受嗎?由事實觀點看來,抗拒是不道德的;如果能讓一百萬個人都多活十年,卻不讓大家這樣做,相當於在這一百萬人的正常死亡年齡前十年就殺死他們了。

  有的國家立法禁止基因改造,這樣做是不了解紅基因與綠基因間的關鍵差異。

  我們可以在受到控制和正確量度的很多情況中,謹慎增強人的本質,基因組定序告訴我們哪個基因讓你有美妙嗓音、哪個基因讓你變胖、哪個基因讓你無憂無慮,或者哪個基因讓你容易對藥物上癮。如果有商業機構提供讓小孩的身心問題能夠改善的服務給父母,一定會門庭若市。基改可能成為消費社會的一部分,跟隆乳或隆鼻一樣。就如同有的父母願意大手筆送孩子上鋼琴課或接受高爾夫球訓練,也會願意掏錢讓孩子提升記憶力、增加身高或得到一對藍眼珠。

  有些人對生殖細胞改造的印象全盤錯誤,人類的許多特質,像是智力、知識、仁慈或是運動天分,是獸道我們所不了解得很多基因機制主宰,也和極為複雜的環境及養育音速有關。基因攻成不可能變出愛因斯坦、密爾頓或老虎伍茲。

  當然,基改有其長期性的危險,可能導致社會階級分明,只有富有和有關係的人,可以獲得其他人得不到的基因改良。未來企業可能會測試潛在員工的基因,會花錢讓公司最優秀的人才改良基因。將來也許會出現基因改良人士俱樂部,協助會員「改進」他們的孩子。當他們旅行的世界其他地方時,可以認識和幫助同樣經過基因改良的人,甚至通婚。階級分明的危機在很多人心中拉響了警鈴,實際上,和改善人類的其他形式相比,例如比起密集訓練大家使用高深軟體或從事高薪工作等,基因改造造成的變異性反而比較小。

  人類能力穩定增加、最後大幅增進,會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重大趨勢之一。會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有更好的教育、營養、工作、工具、超級智慧電腦、極寬的網際網路頻寬,以及避免從事摧毀心智的單調工作。在某些國家,這種情形出現的原因是推動綠色基因強化。然而,如果綠色基因改良越來越普遍時,紅色基因改造還會遠嗎?

-------------------------------------------------

該書作者James Martin,曾經在1970年代中期,當全世界還沒有人知道「什麼是個人電腦」、「什麼是行動電話」、「什麼是網際網路」,作者便寫出《網路社會:明日世界的挑戰》,精確地預測出網路科技的來臨,與其對人類社會接踵而來的各項挑戰。

他被譽為「資訊時代的宗師」,《Computerworld》25週年特刊曾經列出資訊科技時代最有影響力的25人,作者名列其中。

-------------------------------------------------

看到這裡,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家裡想養龍或是自己想要在自己身上亂搞一通的,這種日子不遠囉!

以後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動物,可能包含神話動物,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現代社會上的生物......

那個生物,也許有機會是你。

P.S.有興趣和耐心看完的給點感想吧,好歹我是一個字一個字看著書打上來的=.=順便討論一下~~


(龍版同一人所發,我當初真的是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