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種類龍通常被描繪為長有翅膀、巨爪,而且會噴出熊熊烈火的生物,別名包括「Wyrm」、「Wurm」或「Firedrake」。 在中古世紀,龍被視為可惡的怪獸,代表毀滅和邪惡。他們也象徵貪婪、憤怒、嫉妒和叛教 (失去宗教信仰)。在古希伯來文中,龍代表邪惡和死亡,而基督教則認為龍是罪惡和無信仰的象徵。在基督教藝術中,常會看到殉教士和聖徒腳踩著龍,代表戰勝異教。 在東方文化裡,龍則是比較正面的。龍被視為自然的原始力量,代表力量、長壽和興盛。龍的象徵常常為帝王所使用,表示皇族。至今,龍在許多文化中還是具有精神和宗教的象徵意義。它也成為流行文化中主要的一部份,常在魔幻和小說文學、音樂、電影和藝術中出現。
龍的種類
史前龍 化石紀錄顯示白堊紀的龍是史上最大的飛行動物。在 2 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史前龍來自於沿海沼澤的水生龍或半水生龍,然後演化成海洋裡的龍和陸地上的龍。 最初,一般相信陸龍有 4 隻腳,後來有一種物種變成兩足,並以後腳行走。牠們的前腳演化成翅膀,並可飛行,反映了小型兩足恐龍演化成飛行鳥的過程。 熱愛龍的人推測在某個時期,龍的腸裡有活性菌,能產生氫,當被催化劑引燃的時候,龍就可以噴火。因此產生了會噴火的史前龍。 海龍 最早期的龍品種是水生或半水生,在沿海沼澤和淺海掠食,與現代鱷魚相似。 有些龍演化第三對腳,成為新而獨特的六腳脊椎動物。有些龍完全演化成在陸地生活,其他還是水生動物,四肢成為鰭。牠們被視為海蛇,是水手所恐懼的。最著名的例子非尼斯 (Loch Ness) 水怪莫屬。很多尋訪過蘇格蘭尼斯湖的人,均無法斷言在那一潭幽黑深邃的湖水底下沒有住著水怪。 森林之龍 由海龍演化而成的龍,卻住在濃厚的森林和竹林裡。牠們保留在水裡居住的祖先長而彎的身形,以便在森林裡快速行動之餘,也能夠游泳。 據報這些龍有無法飛行的短翼,但是可以捲曲身體,幾乎像是機翼的形狀,跳得很高。有些龍的後裔演化成中國、日本和其他亞洲民間傳說的龍。 山龍 大部分在希臘或北歐神話出現的都是山龍,住在山中或其他偏遠的地區。 就像所有白堊紀的龍,山龍有 6 肢,包括一對翅膀。山龍的身體比較短,專為飛行而設。鋒利的尾巴與身體差不多長,可以當作防衛的武器。一般相信山龍尾巴的側擊能打斷人的手臂。
東方神話中的龍
要區別東方龍,就要看腳趾的數量。日本龍,稱之為「Tatsu」或「Ryu」,都是三趾。日本神話中最有名的龍是八岐大蛇 (Yamata no Orochi),是可怕的 8 頭怪獸,被 Susano-o 神所屠宰。另一隻邪惡的日本龍是 Yogune-nushi,吃人肉維生,並且每年要求一位處女做為貢品。 另一方面,韓國龍有四個趾頭,例如力量強大的「Yong 天龍」、「Kyo 山龍」和「Yo 海龍」。中國文化的五趾天龍是慈愛和興旺的象徵。牠與水相關,擁有招風喚雨的能力,如果人類得罪龍,會帶來水患之災。 中國歷史中,龍一直都備受尊敬,而且傳說還將龍與帝王結合。只有天子才能使用龍的圖案,其他人若使用龍的圖案則會遭判死刑。清朝期間,國旗上有龍的圖案,至今,中國人仍把自己稱為「龍的傳人」。
西方神話中的龍
西方最著名的龍,即聖經中的邪惡海龍,是巨大的海蛇。同樣,在巴比倫神話中,製造混亂的第亞馬 (Tiamat) 也被塑造成可怕的龍。 希臘神話到處都有龍的出現。海克力斯 (Hercules) 殺死拉敦 (Ladon) 以偷取蘋果。拉敦是看守天后希拉 (Hera) 黃金蘋果樹的龍。傑生和亞哥號 (Argonauts) 偷了由龍看守的金羊毛 (Golden Fleece)。卡德摩斯殺了戰神愛力士神聖的龍,把牙齒埋在泥土裡,冒出一群武士。 北歐傳說中的龍會帶來災害。其中一例是尼荷 (Nithhogr) 試圖咬斷連接天、地、地獄的巨樹 (Yggdrasil) 想要進行毀滅。維京海盜常乘船攻擊沿岸的居民,居民習慣把這可怕的維京海盜船稱為龍船。
龍的剖析
飛行能力 西方的龍有著巨大、皮革般強韌的翅膀,像蝙蝠一樣以四個部位來支撐身體,不像鳥只以兩個部位來支撐身體。這種翅膀可以運載更多重量,但上升和維持在空中飛行時會比較費力。東方龍沒有翅膀,牠們會使用魔法飛行。
讓人意想不到的輕巧 就像其他飛行的動物,龍的骨頭堅硬、中空而且輕巧。神話中的龍藉由浮力來飛行,牠們的囊袋含氫,有助於減輕重量,讓龍飛起來。氫是當食物進入腸胃時,腸子裡特別的細菌分解食物時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