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巴薩查
但是照你說法
那就是整體結構中的平等
也就是將整個自然切割成無數小個體
每個個體其份量皆相等
單純變成如同能量流動般互相補足
在整體數量不變的情況下
進行著所謂零合遊戲

但要知道
對動物來說根本不會在意自己到底在大環境中所扮演的腳色
而只是專注於扮演自己
不過我估算一下還可以扯上進化論.神學等巴拉巴拉巴...
懶的解釋直接跳過算了zzz

讓我們不要這麼人類吧zz

反正最後一個問題所謂的不平等
是個體的不平等
重申一次
平等不等於平衡
好比高階食物鍊生物其獲取能量的方式比中低階更有優勢
(天生體能.狩獵技巧)
但中低階生物的繁殖與數量卻高於高階生物
在這邊不同階層的生物並不平等
但是卻會造成一個生態平衡的結果
終於明白你說的不平等的意思…是能力分別?
事實上,「高階食物鍊生物其獲取能量的方式比中低階更有優勢」是大誤
當能量在生物網中層層遞進時,會發生能量在傳遞中流失的問題
是為「林德曼效應」,高階的只能從低階中取得約 10% 的能量
也就是,低階的初級消費者(草食)的攝食能量能力遠高於次級及三級消費的肉食和雜食
你也不可以抹殺草食獸的體能,像是「非洲五惡魔」,四隻都是草食獸,只有一只是肉食(鱷魚)
而且一切一切,就像是分派同數量的升級點給各種族,只不過食草升級繁殖力和攝取力,食肉升級狩獵能力
更甚者,肉食獸的攝食能力並不存所謂的優勢…
除了上述說的「林德曼效應」,你認為找會動的動物進食比找不會動的植物進食有優勢嗎?
事實就是獵獸不得不擴大狩獵範圍,而且很久才能填飽肚子,餓死的問題一直纏著牠們。
無論是狼、獅、還是其他肉食獸,餓死的問題顯示所謂的攝食優勢不存在

至於所謂專注於扮演「自己」…
個人認為更專注於求生,「自我」的慨念也許存在,大慨會因為追求生存而拋棄
就像 1848 年前意大利的農民,因為追求生存而對於自我民族的統一或是自由主義也沒有興趣
自我和不公平對他們是沒有意義的,生存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