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2 共計 2 條

主題: 龍與中國長久以來的關係-《龍史》

  1. #1
    亞成狼 雷德托爾 的頭像
    註冊日期
    Nov 2006
    文章
    513
    樂園幣
    1,319.56
    0
    在 1 個帖子中被讚了 1 次

    龍與中國長久以來的關係-《龍史》

    放假前一個禮拜在台中誠品書局發現的
    當然是因為發現書名有龍字
    好奇翻了翻 發覺內容很有深度統整得十分詳細
    比較適合給有ㄧ定認知還有歷史概念的龍看

    作者是名台灣人
    他付出ㄧ生研究東方龍
    這本書以大量各方面記載
    詳細說明了東方龍陪伴中國數千年的歷史

    他的行為是能令我們龍族感動和尊敬的

    以下是龍史的內容簡介還有作者介紹



    [內容簡介]
    龍史

    龍是人類歷史中最為神秘的圖像,在西方的神話中它往往是邪惡的化身,但是在亞洲的歷史中它卻是最為尊貴的圖像,受到眾人至高無上的尊崇,它究竟是確實存在過的真實生物?還是在人類歷史演變下的人文圖像?這個古老的疑惑至今還無人能給予一個清晰的解答,即將出版的這本『龍史』將為您一一解開龍的這層神秘面紗。

    『龍史』是由台灣著名的學者楚戈先生耗費十餘年的時間嘔心瀝血的著作,楚戈先生一直以來是台灣藝文界的傳奇人物,他多才多藝,不僅是著名的詩人、散文家、藝術評論、雕塑家、畫家,更被譽為故宮二大國寶之一的古美術研究的權威,他在故宮擔任研究員長達二十五年之久,對龍的研究情有獨鍾,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楚戈先生的這本書,除了多項全能、視野遼闊之外,又以斷代的方式,遠從史前原龍信仰直到明、清期,逐次討論龍的變形和社會變遷的關係,並且澄清對龍的誤解,進一步大發現前所未見、前所未聞的文化結構,就以珍貴的創見,豐富了世界的漢學世界。

    ------------------------------------------------------------------------------------

    從年輕寫到白頭,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與校正,藝文大師楚戈終於完成卅年前發下的宏願,交出長達廿六萬字的《龍史》。捧著這部厚重的專書,楚戈感慨表示:「如今又聾又啞的我,把這個夢想完成了,《龍史》出土後,我死而無憾了。」 


    七十七歲的楚戈多才多藝,身兼詩人、畫家、藝術評論家等多重身分,是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廿多年的故宮研究員生涯中,非學術科班出身的他靠自學成為青銅器專家,剛完成的龍文化研究《龍史》,便是他傾注大半生心血完成的學術專書。 


    楚戈多年前因鼻咽癌喪失聽力,六年前又因併發症無法言語、必須靠胃管進食,自稱「又聾又啞」。但他創作力驚人,去年底剛舉辦「是偶然也是必然」畫展。昨天辛鬱、楊牧、亮軒等多位藝文界好友再度為他的新書《龍史》發表會齊聚一堂,場面溫馨。 


    花大半生心血 圓了卅年前宏願 楚戈自述,卅六歲進入故宮器物處擔任助理研究員,便一頭栽進古器物的世界,並意外發掘出釵h學界前所未有的發現。「半年不到,我就發現一件自己也不相信的奇特課題:商周一千多年的時間內,沒有植物花紋圖畫的影子。」


     自此他廢寢忘食,到圖書館翻遍相關資料,一句英文也不會的他,又找盡機會到美國、日本等博物館考察,發現了青銅器上的「龍跡」,也決定了他對青銅器花紋的研究方向。 


    他感嘆,「龍」作為中華文化中最重要與神秘的象徵,隱藏在美術史、文字學史、宗教史、美學史,甚至詩的發生史等領域中,但長久以來,學界對龍的誤解超過理解。他在書中仔細耙梳龍文化的來龍去脈,先從「龍史與圖騰」開章明義,接下來以斷代編排,探討從史前原龍信仰、彩陶時代、青銅時代到明清時代的龍紋變遷與文化意義,並羅列他獨力收集的數百張龍圖片,最後一章更大膽挑戰歷代文人對龍的詮釋,提出批判與修正。 


    長達廿六萬字 探究東亞龍文化 楚戈自信,《龍史》是有史以來,探究東亞龍文化真相與歷史的第一書。書中他提出龍是文化發展到農業後,人們將農業的雨水神依「農」的音而名為龍,因此龍的根源為「農」,龍的傳人並非天子而是「農人」。他也證明,太極起源於二龍崇拜,並指正西方神話中的「惡龍」與東亞文化中的龍毫無關係。 


    瑞典漢學大師馬悅然在推薦序中,讚譽楚戈是能掌握不同學科的「博學巨人」。對此,楚戈自謙一生受到多人啟蒙。一九七六年他首度寫作通史性讀物《中華歷史文物》,意在教育社會大眾;今自費出版《龍史》是基於古今中外學者很少有人知道龍史的真相,「所以我是借《龍史》重寫中華文化史。」


    楚戈卅六、七歲時,進入了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擔任助理研究員,商周青銅器引發他研究「龍」的興趣,他發現商代龍鳳的頭飾都是模仿立體的祖形雕刻,為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徵,但「學界對龍充滿誤解,超過理解」因此發下弘願、翻遍古籍,想寫一本真正的能說明龍的真相的「龍史」。


    「龍史」收集數百張龍的圖片及繪圖,歷經四、五次重寫,共廿六萬多字。它的出版完全由楚戈個人獨立負擔,沒有外界資助。


    耕耘廿五載,楚戈投注半生心力書寫的古美術著作「龍史」終於面世了,久聞「龍史」大名的文友昨天濟濟一堂為他祝賀,因鼻咽癌而瘖啞的楚戈以書寫表示:「『龍史』出土後,我就死而無憾了。」


    集藝術家、詩人及作家於一的楚戈在卅六、七歲時,進入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擔任助理研究員,商周青銅器上的圖案花紋中的「龍跡」引發他研究「龍」的興趣,有感於學界對龍的誤解多於理解,他發下弘願想寫一本能說明龍的真相的「龍史」。


    廿五年來,楚戈上窮碧落下黃泉、翻遍古籍尋找文化環境中的龍。 耕耘廿五載,楚戈投注半生心力書寫的古美術著作「龍史」終於面世了,久聞「龍史」大名的文友昨天濟濟一堂為他祝賀,因鼻咽癌而瘖啞的楚戈以書寫表示:「『龍史』出土後,我就死而無憾了。」


    集藝術家、詩人及作家於一的楚戈在卅六、七歲時,進入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擔任助理研究員,商周青銅器上的圖案花紋中的「龍跡」引發他研究「龍」的興趣,有感於學界對龍的誤解多於理解,他發下弘願想寫一本能說明龍的真相的「龍史」。


    廿五年來,楚戈上窮碧落下黃泉、翻遍古籍尋找文化環境中的龍。


    最讓他振奮的是,他發現商代龍鳳的頭飾都是模仿立體的祖形雕刻,隱喻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徵,這和瑞典漢學家高本漢認為甲骨文的「祖」字指的是男性生殖器,有異曲同功之妙。


    楚戈在「龍史」指出,漁獵時代的龍叫「它」、畜牧時代為「巳」(ㄙˋ)直到農業時代才依「農」的發音叫「龍」。


    楚戈認為,「龍的傳人是農人」,而且龍是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象徵,「龍史」書中,因而收錄了韓國、日本、越南、中國和印尼的龍紋,圖片及繪圖多達數百張。


    「龍史」兼融考古學、文化學、藝術史等學術領域,亮軒剖析「龍史」認為,楚戈是從「文字學」著手、解構身為「亞洲人共同祖宗」的龍,楚戈身為詩人非常有想像力,非學院派、沒有名師指導,也許有人可能覺得此書「情緒性字眼較鮮明」,但學術論文為何不能涉及情感?


    楚戈的太太陶幼春說,廿五年前,楚戈在故宮發表了第一篇有關龍的研究「龍在故宮」,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最初洋洋灑灑寫了四十二萬字,歷經四、五次重寫,最後精簡為廿六萬字的定稿。


    其間雖然有出版社有意跟楚戈合作,但因他對圖像等相當堅持而破局,最後還是由楚戈個人獨立負擔出版經費,沒有外界的資助。


    參考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jw!a4tgt6...rticle?mid=597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1236431843254#


    I am Alastor.The weak shall give their heart and swear their eternal loyalty to me.
    (吾乃Alastor。弱者們將以生命為誓永恆效忠於吾之麾下。)

  2. #2
    小狼 亮羽 的頭像
    註冊日期
    Oct 2008
    住址
    TAIWAN
    文章
    99
    樂園幣
    -176.90
    0
    在 1 個帖子中被讚了 2 次
    哦~~好讚喔
    東方龍的歷史課本!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