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奇幻生物,差點把這本書給忘了……
來源:維基百科-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爲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山海經》原來是有圖的,叫《山海圖經》,魏晉以後已失傳。《山海經》記載了許多詭異的怪獸以及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長期被認為是一部荒誕不經的書。有些學者則認爲《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通過此書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由原始蒙昧向高級階段漸次前進的發展總過程”。
作者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爲爲大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爲《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山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袁珂在《中國神話研究和山海經》一文中說:「山海經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經過多人寫成的一部古書,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晉朝郭璞曾爲《山海經》作注,考證注釋者還有明朝王崇慶的《山海經釋義》、楊慎的《山海經補註》、吳任臣的《山海經廣注》、清朝吳承志的《山海經地理今釋》、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民國以後以袁珂的《山海經校注》最流行,研究《山海經》者必讀袁書。
內容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産等訊息。《山海經》中對於動物的記載,據統計有277種之多,有虎、豹、狕、熊、罴、狼、犬、兔、豬、馬、猴、猿、猩、犀、牛、彘、鹿、麂、類、豚、禺、羚、羊、象、蝼、猥、訾、駝、獺、狐、糜、麈等,還有猼訑、畢方、帝江、何羅雨、鳥焉、狌狌。郭璞認爲狌狌就是猩猩。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多少會有所誇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在〈山經〉中保存大量祭祀神衹的祭禮,原本都與《周禮》所載紀錄對照研究,現在才發現可與新出土的戰國簡帛《包山楚簡》、《望山楚簡》及《新蔡楚簡》中的祭禱紀錄對比研究。
女娲古代中國神話的基本來源就是《山海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誇父追日、女娲補天、後羿射九日、黃帝大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從而引發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殺死鲧以及最後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例如據說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這種南西北東的順序與後代從東開始,東南西北的順序習慣不同,據研究與古代帝王座北朝南以及天南地北的空間觀念有關。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曆史看待,《隋書·經籍志》裏《山海經》列史部地理類,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將《山海經》置於《經籍考·史考》中地理書之首[5],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爲:“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記神靈四百五十多個,多用精米(糈),與巫術相似。魯迅曾言:「山海經乃古之巫書。」魯迅還專門寫有一篇《阿長與〈山海經〉》,記敘了家中仆人長媽媽爲他買來一本《山海經》,給他帶來的那份驚喜,還兩次特別提到“九頭的蛇”。
廖平認爲《山海經》是《詩經》的傳注。
中國學者張明華認為《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燭龍是指北極極光,“人面蛇身,赤色,身長千裏,鐘山之神也。”符合燭龍形象的極光。
===============================================
一本傳說中的奇書啊! (喂,有那麽誇張嗎)
中國很多妖怪都是從山海經裏蹦出來的
像必方、窮奇、燭龍
(有一些森林裏可以找到介紹)
對奇幻很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去看哦
會有很多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