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最後一篇的本能與行動,頗有贊同感。
決定做 -- 只在剎那的一瞬間,是本能或反射
但至於怎麼做,方法為何則經過了思考,但是後者無法否認前者之本能或反射動作
至於有關上帝的批評嘛,雖然我曾是教友但不會替祂說半句話(笑)
最後一篇同時談到了,人其實都有很多面,主張和平主義者可能會在家中毆打妻子
因為理想與家庭是兩種不同的慾望,是可以這個放多一點,那個放少一點。
其實我覺得《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所提出的和平勇士之道,其實也不是完全反對行為反射論,「蘇格拉底」(跟他的老前輩不一樣)強調在每一項行動中都心無雜念,是一種把反射制約住的訓練,不讓思考行為隨制約條件起舞,而是自由思考......想要去想一件東西的時候才去想,而不是讓千頭萬緒控制住你,讓你鑽牛角尖。
至於上帝,我想的確有最高主宰,我們可以不喜歡他,但必須承認我們不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祂才是。
有關「和平主義者可能會在家中毆打妻子」的例子,我覺得這不是「理想與家庭是兩種不同慾望」的問題,問題在於「道德價值觀的失敗」,可參卡普蘭《失敗,也是一種力量》。
此篇文章於 01-12-2014 12:41 PM 被 狼狗傑 編輯。
§
不,你在想什麼?善有善報?此一動念玷污了善行本身,當你是另有目的地行善--此一言論倒是一個光坐著不起身行動的好理由。
§
滑稽,是對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應,是恐怖感的預期並未實現的放鬆,尼采如此表示。可是,滑稽也可能與傷痛的感情相關。滑稽有時是一種自責--自覺行為滑稽是一種心靈受傷的反應。
§
當你發覺你害怕的事情並不如你所想地發生,一切變得如此滑稽,但你卻笑不出來,因為你先犯了不可犯的大錯。
§
有一種滑稽,可稱之為「不合時宜的激情」,常見於古老電影、小說及各式激起過往群眾此類情感的事情。如舊式愛國電影,呼喊口號,宣揚榮耀,在過去經歷過那些時代的人,是神聖而崇高;在我們,卻是如此可笑滑稽。
(或者那些老派激情的事物激起我們內心的恐懼--我們恐懼自己跟那股激情有所共鳴,因為現在它們看來是如此「洗腦」--我們以笑抵抗它們的洗腦。)
§
還有一種滑稽,在外人看來猶如鬧劇,在當事人身上卻是真正的不幸。這可不是說句「幸災樂禍」就能解釋得來。不幸來得如此荒謬,令我們這些旁觀者啞然失笑,卻是當事者的憂傷所在。例如,《狼雨》中Toboe撲倒而害死自己的老奶奶那一段情節,令我妹感到可笑--不過這也可解釋為,對於劇本為了加給Toboe不幸的過去,竟做了那麼拙劣的安排,令觀眾又好氣又好笑。
§
你相信什麼?
大能者是至善的也是至惡的。
你的良知在說什麼?
「無能即罪惡。」
你最大的危險是什麼?
永遠被當作一個廢物。
你還喜愛別的什麼?
綑綁我的鎖鏈。
你認為誰較壞?
那些以為正義存在而且站在他們背後的人。
你認為什麼行為最具人性?
承認自身所具備的邪惡。
什麼是自由的保證?
自我膨脹的幻覺--因為根本就沒有自由這種東西。
此篇文章於 02-01-2015 10:04 PM 被 狼狗傑 編輯。
§
在春風經典面紙包裝上看到如下文字:
這種快樂也太辛酸--何不真的到法國走走?快樂是--
用牛皮紙袋裝著法國麵包走回家假裝自己在法國
§
正義是謊言,憤怒卻是真實的。法理是謊言,仇恨卻是真實的。
§
平和的分手:放棄挽救一段無可挽救的關係,反而對兩人都好,至少交絕不出惡聲。
§
當自殺是目的,我們哀痛。
當自殺只是表演或手段,那只是鬧劇。
以前看自殺新聞,如果主角自殺成功,我會說:怎麼那麼想不開?如果主角自殺失敗,而且很明顯只是做戲,我會說:浪費國家資源,怎麼不趕快死一死?
近來,在我身邊傳出有熟人的朋友自殺的消息,而且我參加了他的告別式之後,我想對自己說:
國小二年級鬧自殺,為什麼我不真的跳下去?該死的爛嘴巴!
§
如果你在乎一個人,當他陷入絕望情緒,向你尋求支持,千萬要即時拉他一把。如果你沒有立即伸出手,即使他明白你還愛他,只是因為忙碌或困倦而一時忽略他--絕望很可能先你一步逼他躍下深淵。
§
愛,有時不足以留下一條已經不堪存在重壓的生命,不足以成為一個人活下去的動力:即使他明白他的死會讓愛他的人難受,他依然會選擇擺脫存在的負荷。
§
「你連死都不怕,還怕什麼?」我們常這樣罵懷有自殺意圖者,彷彿這樣他就不會想自殺了。
死亡真的是人間最可怕的東西嗎?不怕死,就代表不怕繼續活著了嗎?
§
當一個人自殺,媒體常說「這個社會病了。」而我想到一個小學國語課本常用的比喻:社會不過是一件大機械,每個人都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小零件,或小螺絲釘。對不相干的人來說,一個人自殺不過是社會問題,他們根本不會,也不能在乎自殺的那個人。
§
媒體老愛說「這個社會病了。」也有許多人老愛這麼感嘆。
病了會好,好了也可能會再生病。
§
你是一個好人又如何,如果你什麼都做不成?
你是一個壞人又如何,如果你能把世界變得更好?
如果一個人為了實現理想,不惜壞事做盡,化身魔王--如果他真的實現了這些理想,那我要說他是個偉人。
「沒錯,希特勒是偉人--偉人通常邪惡。」--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
要改變體制,必先在體制內求生存,然後往上爬,最終抓住體制的操縱桿--
當你終於掌握權力,不要遺忘你的初衷:要改變這一切!
§
被世界遺棄,或是遺棄這世界?
被社會淘汰,或是淘汰這社會?
讓這個世界需要你,讓這個社會缺你不可。不要甘願被遺棄,不要甘願被淘汰。做有影響力的人!
§
世界不會為你停止轉動,但如果你抓住它的軸心,它會為你轉動。
時間不會為你停駐,但如果你與光同速,一萬年不過是你的一瞬。
§
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謬誤--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不是因為他有膽跨越道德界線--而是他先變得偉大,道德界線才變得無所謂。拿破崙又殺過哪個開當鋪的老太婆?
你有看過幾個大帝或獨裁者親手殺人?他要殺人不用自己拿斧頭,只要下道命令就夠了--人就是他的兇器。
一個人能把別人變成他的工具,就是一位偉人。所以富商是偉人--員工是他的賺錢工具;將軍統帥是偉人,因為士兵是他的戰爭工具;大王大帝是偉人,因為人民是他開墾新得領土的工具……
此篇文章於 04-09-2015 11:39 AM 被 狼狗傑 編輯。
§
比起全面禁絕,開放是為了更有效的管制。
§
我的夢想就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建立集中營,實施大屠殺制度,而且過程完全合法。
讓敵人自相殘殺無法滿足我的控制欲,把他們統一處理掉才能彰顯我宰制一切的權力。
§
在樹下躲雨,雨停了就要離開,恐怕風一吹,天明明沒落雨,你倒被樹下的假雨淋得全身溼透。
§
小女孩從後方蹦蹦跳跳接近木椅。木椅上有一隻白色狐狸犬,趴在牠的老主人旁邊,一見到小女孩過來就跳起來,汪汪汪直吠。蹦蹦跳跳的小女孩雙腳重重落地,僵直不動。老主人則拍打著狐狸犬的背,叫牠坐下。小女孩慢慢走開。
小女孩,別因此而討厭全天下所有的狗。
§
叔本華把意欲完全等同於意志,把擺脫抽象思考等同於擺脫意志的束縛。可是,在我看來,雖然意欲的確是意志的一部分,抽象思考也的確由意志推動;然而,擺脫意欲的宰制不是擺脫意志,而是使意志終止意欲對其自身的擾亂;終止抽象思考也是由意志拿回主動權,不讓意志的認識活動繼續受抽象思考的誤導。
所謂「意志的寂滅」,不是真的消滅意志自身,而是使意志自身進入平靜狀態。平靜的解脫與救贖狀態,與意志自身應該毫不衝突:不過就是叫意志停止不必要的騷動罷了。
§
「絕對沒有絕對」的矛盾如何解決?
答:說「沒有絕對」就好。
§
倫理是相對的,因為關係是相對的。因此以倫理為主體的道德是相對的。注意,是「道德」「倫理」而非「真理」。
§
蘇珊.桑塔格:「促進正義往往意味著壓制大部分的真相。」
也許這世界的真相,就是正義從來是謊言。
也許真相就是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幸福,繼續分配地球有限的資源,甚至得到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總有人要犧牲。
也許強凌弱、階級與權力才是真相,而「促進正義」就是要壓制不平等的真相,粉飾太平,繼續讓人相信人類可以更平等。
§
「大自然」,也就是上帝用以創造和治理世界的藝術,也像在許多其他事物上一樣,被人的藝術所模仿,從而能够製造出人造的動物......號稱「國民的整體」或「國家」的這個龐然大物「利维坦」是用藝術造成的......
--霍布斯《利維坦》
如果說,人類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投身藝術,而人最高境界的藝術作品就是利維坦......
帝國的意象是如此壯美,而建造一個帝國又是如此誘人。
H說:「那麼回顧審視一下建造帝國所付出的代價?」
我回答:「雕刻不也是破壞木石?」
§
悖論會違反現實或出現矛盾,是因為絕對的前提。出現悖論,就表示它使用的前提不是絕對的,一定有例外。
§
Truth,真理,實話。真理就是實話。然而,實話不一定就是真理。
實話有兩種,一種是符合事實,一種是符合自己所相信的一切。
自己所相信的一切,不一定就是事實。所以當有人說了符合自己信念的實話,他說的卻不一定是真理。
§
因為我們相信天堂與地獄,所以我們有道德。
道德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理想國。
§
沒有希特勒,新納粹根本不值一提。
重點不是納粹黨,也不是納粹黨的主張,更不是納粹黨在希特勒統治下執行的恐怖政策,而是希特勒這個人。
希特勒是偉人--偉人通常邪惡。他的理論不值一提:種族主義、反同志以及反共等等。他執行這些錯誤主張的強力意志才是重點,是這種同時拯救德國經濟,重整德國軍備以及差點統一歐洲的意志使他可稱為偉人。
至於納粹,以及後來的新納粹,從來都是最可笑的笑話。
如果真要效法希特勒,絕不是去相信他所相信的東西,而是學習他推動信念的意志、決心與手段。
希特勒所做的,是把那時代的(錯誤)思潮徹底執行,這是一種成就。如果正確思想以同樣的意志力被貫徹,這世界早就變成理想國了。
§
再強調一次,偉人是先有豐功偉業,道德於他才變得無所謂。而這豐功偉業基本上也符合道德的結果論。猥瑣的小人物若試圖超越善與惡,他也只能選擇犯罪--然後墮落為邪惡的平庸。
此篇文章於 02-23-2015 12:32 PM 被 狼狗傑 編輯。
§
你必須與過去和解--讓過去的過去,試著與過去反目的人和解--作為一個新的人:他是新的,你也是。讓過去的過去,試著與新的一切和解。
§
你站在光下往黑暗處看,你看不穿黑暗;你在黑暗中,一絲微光照進來,你就會微微地看見。
§
如何與虎謀皮?
殺了牠。
§
墮落,以一秒九點八公尺加速度向地心前進,直到被下方的某種阻礙擋住。
§
亡羊補牢:接受現狀並行動。
§
接受自己是一無所用的廢物,然後你才會發現人活著不必「有用」。自己活著,一定要對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有用」嗎?
§
你無法一念不起--接受它。你不可能一開始就接受意外--接受它。你正在向前滑行--接受它。停下來--接受它。停--
§
老子新解:「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當秘密被公開,便不再是秘密,力量也就不再是力量了。
圓神之所以被以為神,就是因為沒多少人看出來它其實很廢怯。
§
先知預言家,或所謂真相揭發者,他們也許不是真的在預言,或是真的在揭發真相,而是他們強烈希望他們的希望會發生,他們希望是真相的故事是真實故事。
或者他們只是希望聽眾相信他們的鬼話是真的。
§
不要讓你腳下的土地束縛你。沒有國族認同牽絆的才是超人。
§
引用歷史學家大衛.霍林格(David Hollinger)的兩句話:
「最好是重新定義舊字的意義,而不要發展或普及新字。」
「種族歧視確有其事,但種族未必成定論。」
§
嗜殺未必嗜血,有可能是過份潔癖。你看希特勒,他看見大規模槍決血流滿地不乾淨,所以他下令造了毒氣室--滿地失禁的屎尿再打掃乾淨就好。
反正對他來說,最不乾淨的還是人。
§
愛有等差。愛是佔有。愛是為所愛的人求益處,所愛的人得益處,就是自己得益處。
§
基督宗教吸引我的從來不是它的慈悲,而是舊約上帝那些殘殺人類的事蹟。
那種世界被殘暴的神創造並宰制的世界觀逗引著我性格中的被虐傾向。
此篇文章於 02-01-2015 10:05 PM 被 狼狗傑 編輯。
forget君的思索無比深沉,讓我想起晉惠帝曾因聽聞蛙鳴,而發出「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的大哉問。
當然,我不是在說閣下是晉惠帝(乾
我有點無法明白閣下的解構思考,不過的確看見了某種渺遠的新方向,所謂「獸的角度」令我大開眼界。
不不,閣下的格言許多有值得咀嚼的道理,但是有些則大開眼界,可以引出其他的思考方向。
例如與虎謀皮的意思,是否與「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一樣難以解答?
如果無法解答,是否這些格言的撰寫者,與閣下所描述的那些先知預言者一樣,他們渴望自己的格言就是真理,
渴望自己的格言可以成為真正的箴言,但其實禁不起不同角度的驗證。
對了,「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國家足以克敵制勝的機密自然不可以示人,
但是是否擁有強大科技力量的國家其實不想被看出如閣下寫的很廢怯?
格言可以再三思考然而覺得很有道理,正如聖經箴言一般經得起考驗,
但如果經不起考驗,的確是醜陋而卑賤,但並不是先說自己的東西醜陋而卑賤就可以自命為任何更高貴的詞彙。
毛毛?貓貓?傻傻的分不清楚
閣下之批評提醒了我「當一隻手指指著別人的時候,四隻手指頭正指著自己。」
看來我經營這帖子的內容與方式令閣下想到所謂「以退為進」「終南捷徑」之手段,這也是一種批判的角度。
我感受閣下基於自己的某些理念而對這裡有些「格言」不能接受,所以我在這裡必須說:這裡的有些「格言」我寫出來,不總是我真的相信它們,或它們真是我的理念,只是它們剛好在某些時候浮現在我腦海,我隨手紀錄下來,就算我知道它們有些就是「鬼話」。
我讀過聖經箴言,其中有許多節,我讀來也覺得很多糟粕在內,不是每一句話都有道理的。
好吧我就直說了,光是閣下對「與虎謀皮」的糾結就讓我覺得電波滿點,實在無法理解閣下糾結的重點何在。
閣下接下來的回應,除了讓我覺得閣下抨擊我滿紙荒唐言以外,我無法看出其它意義。
ps: 我覺得閣下思路電波之最,就是那句「抱歉以獸的角度來思考」。
你說「有些俗成的成語都要重新解構思考一下」其實有點道理,我基本上也不反對你對「與虎謀皮」和「活摘器官」的細膩思辨,只是你自稱「以獸的角度來思考」令我忍俊不禁,只好將您那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跳躍思考與晉惠帝的大哉問相比,以表示我從所謂「獸的角度」用語深刻感受到的荒謬感。
此篇文章於 01-08-2015 11:15 AM 被 狼狗傑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