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有許多比人還要靈敏的奇特本領, 如對地磁、地電、地光、地聲、地溫等感覺比人還靈敏, 所以在地震(尤其是較大地震)前有這樣或那樣的異常行為反應,並逃離地震災難的險境,這是可以理解的。

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於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 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

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岩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磨擦力,於是有人認為在磨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鐘僅幾次至十多次、低於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

1.大震前,飛禽走獸、家畜家禽、爬行動物、穴居動物和水生動物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反應。大震前動物異常表現有情緒煩燥、驚慌不安;或是高飛亂跳、狂奔亂叫;或是萎靡不振、遲遲不進窩等。動物異常觀測對地震預報具有一定的意義。

震前動物有預兆,抗震防災要搞好。
牛羊驢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
兔子豎耳蹦又撞 ,鴿子驚飛不回巢;
冬眠長蛇早出洞,魚兒驚惶水面跳。
家家戶戶要觀察,綜合異常做預報。

根據統計,目前已發現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現的動物有130多種,其中反應普遍且比較確切的約有20多種,常見的:大牲畜,如馬、驢、騾、牛等;家畜,如狗、貓、豬、羊、兔等;家禽,如雞、鴨、鵝、鴿子等;穴居動物,如鼠、蛇、黃鼠狼等;水生動物,如魚類、泥鰍等;會飛的昆蟲,如蜜蜂、蜻蜒等。

2.動物的反常表現類型:動物的反常表現大體有三類:興奮型異常:如驚恐不安、不進圈、狂吠,如癲如狂,倉皇逃竄;驚飛、群遷等。抑制型異常:如行動變得遲緩,或發呆發痴,不知所措,或不肯進食等。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

3.不同類型動物的異常特點:
穴居動物:指生活在洞穴裡的動物,如老鼠、蛇、蚯蚓等。震前異常行為主要有:冬眠期間大量出洞;活動規律反常,成群結隊,四處竄逃,驚叫,驚慌或呆癡等。像鼠類,在震前成群出洞,四處竄逃,不怕人和貓等。
水棲動物:指江河池塘中的魚類以及蛙類等。震前較為普遍的現像是浮頭昏迷、打旋翻肚、翻騰跳躍等。
地面動物:指的是牛、馬等大牲畜和狗、豬、羊、兔等家畜。震前這些動物一般出現的異常現像是焦躁不安、嘶叫亂跑、萎糜不振、不進食、不進窩。而狗則更多地表現為漫無目標地狂跑狂吠,向牆腳刨洞。
飛行動物:指的是家禽及常見鳥類和昆蟲。它們的異常行為主要有不符合常規的成群驚飛驚叫,不進窩巢棲息、呆滯無神、不思尋食等。如雞往高處驚飛棲息,鵝鴨趕不下水或下水後驚飛上岸等現象。
4.動物震前異常反應有哪些主要特徵? 震前動物的異常多數集中在震前1-3天,短的僅僅只有幾分鐘。一般來說,愈接近地震發生的時刻,動物異常的種類愈來愈多,異常現象愈集中。越靠近震中,動物的異常越明顯,異常行為越強烈。

(1)發生動物異常的前兆時間分佈:大量震前動物異常的時間分佈主要集中在地震的前幾天到震前幾小時。
(2)震前動物異常地區分佈特點:一般地說,一個7級地震前的動物異常反應範圍可達一、二百甚至數百公里。震級大,其異常分佈範圍也大;震級越小,異常的範圍也越小。
(3)震前動物異常與震級的關係:隨著地震震級增大,動物異常的種類、數量、分佈地區和反應的強烈程度都有相應的增加。 一般說來,3級左右的地震前,個別動物出現異常反應。 5級左右的地震前,在一定的地區範圍內,常見動物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異常。7級左右的強烈地震前,較大地區範圍內,許多動物出現大量的強烈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