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tech.sina.com.cn/geo/animals/.../1258272.shtml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5月4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公布了一組古埃及鳄魚木乃伊圖片。利用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CT),研究人員在鳄魚木乃伊內部發現30多具鳄魚幼崽屍體以及一個可能由黃銅制造的魚鈎。

新進行的CT掃描揭開了圖片中這具有著2000年曆史的古埃及鳄魚木乃伊的神秘面紗。掃描結果顯示,面具後面確實是一條真正的鳄魚。4月,美國加州斯坦福醫學院對兩具鳄魚木乃伊進行了掃描,圖片中這具長8英尺(約合2.4米),一度被彩色亞麻布包裹並戴著一個面具的木乃伊就是其中之一。

  兩具鳄魚木乃伊現保存於加州伯克利的菲比·赫斯特人類學博物館。博物館管理員埃利森·劉易斯表示,掃描結果顯示至少有兩條尼羅河鳄魚的骨頭混雜在一起,其中包括兩塊頭骨、一塊肩胛骨以及一塊股骨。

  兩具鳄魚木乃伊是慈善家菲比·赫斯特19世紀末在埃及購買的,它們的出處仍舊是一個謎。最近,研究人員對兩具木乃伊進行修複並加以研究。在上周於菲比·赫斯特人類學博物館舉行的“Conservator's Art: Preserving Egypt's Past”展覽上,兩具木乃伊對外展開。

  古埃及人將動物屍體制成木乃伊是一種較爲常見的做法。人類學博物館方面表示,古埃及人對數千條鳄魚的屍體進行防腐處理,而後將它們作爲獻給鳄魚神索貝克的祭品埋葬在巨大的墓穴中。
赫斯特博物館的這具鳄魚木乃伊充滿一絲神秘色彩,包裹著完整的成年鳄魚屍體以及鳄魚幼崽屍體。在1899年購得時,這具鳄魚木乃伊最初的包裹材料早已消失蹤影。科學家希望發現鳄魚屍體內部的秘密。

  赫斯特博物館副管理員簡·威廉斯表示,CT掃描揭示了奇怪的白色物體(右下側)。它們可能是一些石塊,鳄魚吞下這些石塊並將其作爲一種壓艙物,用於保持在水中的穩定。博物館管理員劉易斯指出,CT掃描是一種非入侵式研究方式,同時能夠在細節上呈現木乃伊的內部情況,

已拆開的成年鳄魚木乃伊,長5.5英尺(約合1.7米),背部“騎”著30多具鳄魚幼崽木乃伊。專家們表示尼羅河鳄魚幼崽留在父母背部是一種較爲常見的移動方式。赫斯特博物館博客稱,鳄魚幼崽屍體最初被亞麻布包裹,利用粘性“木乃伊香膏”粘在成年鳄魚屍體身上。古埃及的屍體防腐者使用香膏進行屍體防腐處理。

  塗抹在鳄魚屍體上的香膏是針葉樹樹脂、蜂蠟和脂肪的混合物,與制作人類木乃伊時使用的材料一樣。這一發現顯然否定了“制作動物木乃伊費用更低,過程更加馬馬虎虎”的觀點。但這種類似焦油的物質也會隨時間降解,一些鳄魚幼崽多年之後最終掉了下來。爲此,博物館的劉易斯和威廉斯使用一種合成粘合劑,重新將鳄魚幼崽木乃伊粘在上面。

一幅3D側視圖,展示了成年鳄魚背上的幼崽。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研究人員分別對兩具鳄魚木乃伊進行了兩次掃描,一次是使用低分辨率臨床掃描儀,另一次是使用高分辨率掃描儀,後者能夠産生被掃描物的3D圖像並呈現更多細節以了解其細微差別。斯坦福醫學院的博客表示,鳄魚幼崽骨骼缺鈣(骨密度更低)只有在高分辨率掃描情況下才能發現。

赫斯特博物館管理員威廉斯表示,對圖片中這具鳄魚木乃伊進行的高分辨率掃描結果顯示,鳄魚身體各部位在包裹前被覆蓋上紙莎草莖幹,起到加固作用。古埃及人共制作了兩種鳄魚木乃伊,一種是神聖的木乃伊,被視爲鳄魚神索貝克的化身,另一種是獻祭用的木乃伊,作爲祭品使用。

  獻祭用鳄魚生活在寺廟附近的湖泊,尤其是埃及伊爾·法尤姆地區。寺廟訪客會進行捐贈,司祭隨後獻上經過防腐處理的祭品,也就是鳄魚木乃伊,而後以捐贈者的名義埋葬鳄魚。劉易斯表示,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具鳄魚木乃伊到底是聖物還是獻祭用品,但包裹的木乃伊內部雜亂無章的屍體擺放說明它應該是一件祭品。

赫斯特博物館管理員劉易斯表示,已拆開鳄魚木乃伊的低分辨率掃描顯示,很多細節仍處於隱藏狀態,正如下方掃描圖所展示的那樣。相比之下,上方的高分辨率掃描圖則捕獲了一些令人興奮的新細節。在鳄魚腹部,研究人員發現了獵物的骨骼殘骸以及一個魚鈎。隨後進行的分析顯示,這個魚鈎是采用古埃及魚鈎制造技術制造的。魚鈎可能是鳄魚在享用最後一餐時吞下的。威廉斯指出魚鈎並未被腐蝕,說明可能由青銅制成。

已拆開鳄魚木乃伊的正面照。赫斯特博物館的博客稱,被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的CT掃描技術現正成爲木乃伊研究的一件“利器”。對圖坦卡門法老王木乃伊的CT掃描結果顯示,這位法老王可能死於腿部骨折引起的並發症,而不是遭人謀殺。(秋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