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聲
搖響我們的味蕾
清脆的叮噹響
瀰漫在空氣中
由我們的耳朵已品嘗到
肉香
嘴角已溢出你要的渴望
親愛的巴夫洛夫
先生,我們是
你的狗
鈴聲
搖響我們的味蕾
清脆的叮噹響
瀰漫在空氣中
由我們的耳朵已品嘗到
肉香
嘴角已溢出你要的渴望
親愛的巴夫洛夫
先生,我們是
你的狗
真是諷刺的心理學……
驗證了何謂慾望何謂貪婪
因小見大的幻想以及連結
動物,人,的差異到後來發現只是渴求的不一樣罷了
其實所有東西只要活著都是被欲望所豢養著吧+U+
BY~Tardor
◎如果沒有明天,就瘋狂Rock吧!
好久不見的世界,你好W
也許我表達的不好
不過我想表達的是
我們都活在制約反應的控制之中
聽到徵兆,就馬上做出反應
完全不考慮事情的真相
不過你做的解讀也很有意思
我認同
是捕風捉影的謠言嗎?
不過在生活中制約久了
有些反應就像聽到立正就要敬禮然後教官好一樣(?
在人類來說
也許只是一種社會化
社會化沒有好壞
只是制度罷了
看到渴望就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偏了XD
不過想想從小到大
我們都被訓練成甚麼樣子了……(默)
恩!巴夫洛夫可以代表習慣也可以代表欲望
甚至說,其實這只是一個現實的世界……(?
BY~Tardor
◎如果沒有明天,就瘋狂Rock吧!
好久不見的世界,你好W
對我們來說,和現實社會最容易融入的就是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事物了。所以當教授的出現與餵食搭上關係時,我們狗兒會有如此聯想的反應。作者: GOOSE
![]()
初試鋒芒,第一回合總是沒有取勝。但值得一試
─────
雅者見雅,邪者見邪;藝術評論不是單一的,請開放心胸評論
這四行已經好到不能再好了作者: TYPHOON
尤其是"搖響"這個動詞
比"味蕾"要被"喚醒""刺激"等老套用字新穎太多了
其實味蕾的"蕾"字(至少對我)也有著類似"鈴鐺舌"的意象
用"搖響"是再恰當不過了
至於後面的詩句...如果是我來寫
可能會這麼寫我會作改寫的意思由我們的耳朵已品嘗到
肉香
嘴角已溢出你要的渴望
親愛的巴夫洛夫先生
我們是
你的狗
並非居高臨下自以為是的作"指導"說: "這段詩句該這麼寫~~"
而是把你跟我的詩風作點比較
與你相比
我可能更為拘泥於格律
更求所謂的"工整""對稱"
所以在看你寫"嘴角已溢出你要的渴望"那行字時
我就覺得不加一個"已"在"耳朵品嘗到肉香" 的句子裡面會很怪
甚至還要求更"對偶": 耳朵已品出你給的肉香 (啥鬼?
至於"親愛的巴夫洛夫/先生"
其實這音節斷得有節奏
比起我過度流暢地吐出"親愛的巴夫洛夫先生──"
你那感覺有些吞吞吐吐的口吻更搭詩的"受制約"主調
總而言之
這是你的詩
換我寫不見得多高明
謝啦
至少我的文字現在有點長進了
那個"已"
我後來想一想就還是加上去了
至於斷句的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想那麼斷
直覺吧?
或許是另一種制約?──來自你內心的制約?
不只是巴夫洛夫,還有佛洛依德,都告訴我們直覺是循著一個由於外在環境與自我互動而形成的結構來運作──只不過巴夫洛夫提出的詞是「制約反應」,佛洛依德說的是「潛意識」──
靠制約過活是會活得比較輕鬆──用腦是非常傷神的一件事。雖然的確有可能會因此犯下極大的誤判...(鈴響了肉卻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