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

戰國七雄的時代,趙國國王手中有一塊美若不凡的神仙寶玉,名叫和氏璧。
秦國國王得知趙國有這麼一塊寶玉,便想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一塊。
趙王知道了這事後,進退兩難。如果不把寶玉送去,怕秦國因而出兵來襲,自己打不過對方;若是把寶玉送去了,又怕他不遵守諾言,白白損失了真寶。
就在趙王難以定奪的時侯,他身邊的一位大臣藺相如,走出來說話:「大王,讓小人前去以寶玉換十五座城池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一向足智多謀,又不敢拒絕秦王,只好讓他去談判交易。
於是,藺相如就擔著這份重任,來到了秦國。
把寶玉獻給秦王以後,秦王打量了一番。過了一會兒,拍案叫絕,還請眾大臣前來一同觀賞。
看著秦王與他的眾大臣談論寶玉的好,跟本沒有交換的意思。藺相如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對秦王說:「大王,這寶玉好是好,但……它有一處瑕疵。」
秦王一聽到寶玉有瑕疵,就問:「瑕疵在何處?」
藺相如答道:「待小人為大王指出。」秦王便准了藺相如上前指正。
藺相如上前拿到了寶玉,忽然一退,退到了一根大柱下,對秦王及眾臣恐嚇道:「大王如若不以十五座城池做交易,我寧願魚死網破,與這玉同歸於盡。」想摔壞一塊玉是何等易事。
秦王原本想叫身邊的將軍奪回寶玉,又怕藺相如真摔了寶玉,緊張說:「不不不!有話好說,有話好說!」叫人取來地圖,假惺惺的在上面指了指「這兒,到這兒的十五座城池,都給划給你們趙國。」
但看見秦王如此,藺相如又說:「和氏璧乃是世上真寶。吾王送寶玉來秦國時,齋戒了五天,還舉行隆重的送玉儀式。如此說來,大王應該也得齋戒五天,舉行盛大的受玉儀式。這樣,小人才可把寶玉獻上。」
秦王本也不想大鑼大鼓的來接受寶玉,使得大大小小的國家都知曉這事。但看藺相如如此決心,也只好先答應了,之後派人送他回旅店休息。
藺相如知道秦王鬼計多端,不會善罷干休,定叫人來偷取寶玉。便叫自己的手下,打扮成商人的樣子出城,把寶玉偷偷送回趙國,完璧歸趙。
最後,寶玉不在了,秦王也沒信守承諾,所以拿藺相如沒辦法,指好放他回國去了。

此後,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流傳到後世。現代人引用為「東西毫無損傷的歸還原主」,「完璧歸趙」。

註。齋戒: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不與妻妾同寢,以示虔誠莊敬。

===============================================

這是炎看了故事後,以自己的手法寫出,來鍛鍊自己的寫作筆法。
請各位前輩評點。(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