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好茶
恩……聽說膠水樽就是保特瓶呢(汗)
寶特瓶跟其他水瓶的命運有何不同?
這是有趣的想法,只是當時就設定成
"有塑膠的原料就會(有部分)做成保特瓶,沒有(資源耗竭了)就不會。"
……由於是考試的作文,我還是固定劇情要有寓意,
怎樣兼顧有趣的確是一大難題。
to 小迪
其實我現在也非常少用寶特瓶了。自備水壺就好啦~
是一種無法扭轉命運的哀苦。
其實這是考試的作文,接在選擇題後的那種。
作文除了命題以外也會有引文,
引文給的是一大串有關寶特瓶的環保數據,
還有台北花博那個用保特瓶蓋成的諾亞方舟的資料。
所以我是根據題目給的線索去寫的。
一開始不講是想看看各位用一般的角度去看有甚麼感受呢?
用一篇散文基本的起承轉合來評價又是怎麼樣?
到是好茶說的要更有趣讓我有點苦惱。
to 迷思
說有寓意也是為了作文需求……
不過這好像也是我一個堅持。
我想我賦予它的偉大感也不只是方便性而已,
還有它讓許多人溫飽……但最重要的是身為容器的特性。
不過迷思說的也是,
到底要著墨在哪太不明確了……感謝你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