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來說,要特別感謝羽狼跟原帖編輯者分享的案例。
這些案例不是叫人們必需與其它動物互相敵對,
而是無論是哪一門科學,都有風險的存在。
我覺得人類與動物互動的教科書驅向兩極化。
如果不是童話故事、電視卡通、動物玩偶商品、一些商業性的表演者教出「動物很可愛,可以隨意的撫摸擁抱」 怎麼會有人爬進禁區裡跟熊「親熱」?
但是另一部分的教材或小說又是,野獸會怎麼襲擊人與牲口,應該如何補殺,而動物身上又有多少 醫療價值跟商業價值。
讚成野生動物保育區的嚴格管制,好比可以比擬人類保育區的都市一樣。住在都市裡,都有許多規則要遵守,也要經過重重考試(包含駕車等)
與野生動物相關的區域,進入前應該先考「動物行為學」 「生態學」 不只這樣,還必需拿 90 分才準進入這領域。
反對動物園的一派,理由之一是教得太少,展示意義比較大。即使是偏負面的教材,諸如這些新聞,也應當教導才是。
如果我來立法,踏入動物保育區、或有馴獸之行為而致傷害者,不但動物不處罰,被咬傷的人必需面臨罰款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