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 俄羅斯為控制野狼數量向獵手發獎金 2011-02-16
-
是平衡生態?亦或是樹立權威?(上)
詳閱此篇報導後,本狼著實心寒。
這政府是被莫斯科當局強行控管的政府,是被梅德韋傑夫與普丁操控的政府呀!想當年,羅剎尚未東征時(史前到十五世紀),西伯利亞的原住民與狼群關係十分融洽;除非是慶典、保暖、飢餓之狀況,要不然狼群是沒有被屠殺的可能性啊!原本都相安無事的兩個物種,卻因為十六世紀莫斯科公國(沙俄前身)的野心擴張,被激化成對立局面!
這一切從何說起?要說的話,一切要從哥薩克人說起。哥薩克人是一群剽(1)悍的民族,他們長期被斯拉夫人雇用為傭兵,尤其是貴族十分喜歡他們的強勁體力。除了移民實疆,哥薩克人就是羅剎攻掠東方的最佳利器。哥薩克人與原住民的交鋒並沒有持續太久,原住民就因沒有精良武器而被迫臣服於他們。
緊接著,是羅剎移民與官僚蜂擁而來;農奴們受夠了當局長期高壓,時有反抗之心。政府為了壓抑叛心(當然是他們看來),所以鼓勵農奴移民東方,宣稱如此即可前途翻身;有自己的土地,政府對開墾與收成絕對沒有一分控管。這項政策吸引多少農奴駕馬向東而去,他們前往東方伐林種田。然而,辛勤開墾後;貴族卻來了,官吏也尾隨在後。收成幾乎被全部掠奪,新墾地依舊是貴族禁臠(2),人身仍然被政府掌控。這是原住民與移民雙輸的局面。
羅剎血洗西伯利亞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設置了毛皮交易站。誠然,原住民當然有毛皮需求;然而那是他們為了適應氣候所不得不做的,況且他們與全球各地的原住民一樣───十分知足。羅剎與原住民可謂是大相徑庭,他們將毛皮當成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而非原住民的保暖衣料。還有更糟的,羅剎的需求量十分驚狼;因為權貴子弟眾多,以及他們「制」下的農奴為了保命與奉承,大量獵捕哺乳動物(人除外,縱使羅剎依然有酷刑與祕密警察鎮壓老百姓。)。
當莫斯科附近的動物都被屠殺光後,羅剎們將腦筋動到了西伯利亞。出兵征服後,西伯利亞的狼群就此步入悲慘!
時光荏苒(3),兩百多年後;54BMG(185
5月28日,沙俄強迫無能滿清政府割讓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約20個台灣大小(領海還不列入計算!)領土。兩年後,連烏蘇里江以東中俄共管之地也強割了去!然而,羅剎的得意日子也不多了……
一場英、法、薩丁尼亞為了維護地中海權益的鏊戰──克里米亞戰爭,讓羅剎的實力完全曝了光:一個沒有工業化、專制極權、民眾生活困苦、動物生態失衡的糟糕國家,近兩百年的強盛戛(4)然而止。為了使國家富強,新即位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凱薩琳大帝玄孫)發起了一連串的改革:放寬出版審查、減少政治力涉入司法、廢除農奴制度……
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持續了20多年,羅剎似乎是重振聲威了;然而,最重要的兩項他卻忘了、甚至故意沒做:廢止毛皮交易與尊重少數民族文化。保守貴族對沙皇的改革當然很不滿,畢竟他們是既得利益者;然而,普通群眾對沙皇老子的看法也好不到哪裡去。黎民們認為沙皇還不夠大刀闊斧,他們希望能開放投票、組織政黨。就在兩面不討好的情況之下,沙皇出了意外……
31BMG(1881)3月13日,沙皇在出訪時被刺客朝胯下投炸彈以致被炸成重傷:左腿被炸斷,右腿只剩皮連著,血流不止。沙皇緊急被送回冬宮後,他的兒子與孫子見到沙皇慘況,都大為震驚。沙皇掙扎了不久就死了。見證父親慘死的兒子當上了沙皇,號亞歷山大三世;肇因於父親的真心換絕情,他恢復了原本的鎮壓、俄化政策。這種走回頭路的惡劣做法使得革命團體愈加猖獗,共產主義此時也傳入羅剎,列寧(沒落貴族之後)、史達林(喬治亞鞋匠之子)、托洛斯基(猶太人)這些被共產黨員尊為開拓者的傢伙,就是在這個時候發跡的。
18BMG(1894),興中會在檀香山成立的那一年,殘暴的亞歷山大三世從黑海度假回宮後因喉癌而死;當年目睹爺爺掙扎慘死的尼古拉二世登基。新沙皇的太太是亞歷珊卓拉,她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外孫女;她嫁來羅剎時,正逢亞歷山大三世出殯。當著喪服的皇后隨著老沙皇棺材在聖彼得堡遊街時,老婦人們大驚,紛紛絮叨道:「我們的新皇后竟隨沙皇靈柩進入俄國!」這畢竟是不吉之事,於是羅剎警察就將這群老嫗(5)們趕走了。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