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讀完以後我覺得不管標題是"夢死的國度"還是"冷漠的國度"都無所謂呢,感覺對這篇短篇小說而言,什麼標題都無法真正精確地抓住它所負載的意義。甚至讀者能從中讀出來的東西,已遠超過身為作者的茶當初所預想的範圍......

冷漠的意識、冷漠的認知、冷漠的人際交流。
唯有冷漠才能融入冷漠的圈子。
姑且不論這樣的論調正不正確。我卻是覺得情節本身所呈現可以撇開「冷漠」。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同化」的過程。一個人進入一個環境,首先是不適應,一切於他都是迷霧。適應了之後,一切都清楚了,但原有的自我模糊了......(自我為了適應環境,必須變化,如霧一般可變......回顧自我變化的過程,你會發現你本來肯定的自我其實非常不穩定。)

當你發現另一個新來的人,你看到彷彿是以前剛進入這個環境的自己,但很奇怪,你不會同情他,你反而會啞然失笑。

"適應"同時也是一種"謀殺自我"的過程,可是自我不會死,只是會傷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