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我打算以四季為主題寫一個系列的詩
由於現在正值好春
就先創作了【春】啦~
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巧遇鋒面南下
又剛好本狼感情受挫(??)
所以就出現了它((指
那我們進入正題吧~
-----------------------------------------
四季詩-春
梅去桃來當陽春
萬千紫紅散幽芬
乍暖還寒孰能料
陰雨打醒賞花人
-----------------------------------------
總之就是很不合格律的一首詩((滅
就當它是古詩唄(?)
如題
我打算以四季為主題寫一個系列的詩
由於現在正值好春
就先創作了【春】啦~
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巧遇鋒面南下
又剛好本狼感情受挫(??)
所以就出現了它((指
那我們進入正題吧~
-----------------------------------------
四季詩-春
梅去桃來當陽春
萬千紫紅散幽芬
乍暖還寒孰能料
陰雨打醒賞花人
-----------------------------------------
總之就是很不合格律的一首詩((滅
就當它是古詩唄(?)
今歲春意濃,觀狼尹狼大大之七絕正好,本狼且來慎評。
開頭「梅去桃來當陽春」,以冬梅讓花王之位與春桃,讓本狼有想像空間,生動活潑,佳句也!
次句「萬千紫紅散幽芬」,將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花田以視覺和嗅覺摹寫,讓本狼想起彰化田尾公路花園之景,有觀黑字能思彩景之魔力。
三句甚得本狼之贊同,俗話說:「春天後母面。」,春天時常陰晴不定、乍暖還寒;觸動對氣象很有興趣的本狼,也點出人類不能也不應妄想掌控自然!人類只是選手,大自然才是莊家!
最後一句「陰雨打醒賞花人」,讓本狼想起日本賞櫻之時,突遇春雨;人類因而大驚,慌忙收拾且東奔西竄之有趣事件。從前三句描繪景物與氣象轉為描寫閒人活動,絕妙!
總括來說:提綱挈領,可圈可點。完整描繪出春天之變幻色調,甚得本狼之歡心。唯一之建議:可考慮另寫七律,並於夏、秋、冬套用七絕與七律各一首之規則;除了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之外,亦能使讀者比較兩詩之不同。以上,祝好!
唔……「芬」、「人」在平水韻上不同韻部,
不過如果用現代音韻的話,倒是可以……(思)
起承轉合初具雛型,由寫景轉入抒發的格局亦是唐詩常規,感覺整首詩中規中矩,一氣呵成,得七言詩之旨;
所失則在字句,如果能細心雕琢些就更好了。
另外,作詩的時候盡量別用成語、套語,可以讓文字更加活潑;
除了直接以外,也不妨「由對面寫來」,迂曲轉化試試?
最後提一下「辨體」,五七古詩、五七律絕,以至於雜言詩,因為本身平仄格律的變化,
有所謂的「正宗」,比方七古就因為句子富變化,故以氣勢取勝,由陽剛美切入;
七絕則更需空靈而有遠神,言有盡而意無窮。
兩者的差別雖說源於平仄,卻又不僅僅只有平仄之別,故崔顥黃鶴樓雖然不合近體格律,
後人卻寧可當作七律「破格詩」,這點還請注意。
另致斯冰菊:
[spacer=7]作者如果已經說是七古,如果沒有什麼原因,讀者不宜說是七絕;
[spacer=7]此外,為何要要求另寫七律?詩之極致,在於入神,表現空間同樣無盡無涯。又為何要讓讀者比較七絕七律了?
Tu fui, ego eris.
頭像感謝熾祈。
哎呀!本狼一時不察最後那一行字,又被眼明爪快的瀟湘大大給抓到了。
本狼真是有眼無珠啊!誤會皆從本狼漏看那最後一行而來,原本只是想鼓勵狼尹大大創作而已,沒想到是本狼的誤解作祟!
真是不慎哪!看來本狼的評論功力還不到那種火侯,還得再勤加斟酌修煉才行!
>>斯冰菊>>
由於七律或七絕格律過於僵硬
所以本狼不想寫得太制式
畢竟文學是可創新的
或許可以算是作家本身的一種風格吧!
不過還是感謝建議^^
>>瀟湘>>
關於韻腳本狼並沒有學過很多
所以也分不出來「芬」和「人」有什麼差別((滅
另外選字部分
疏忽了獨創詞語的方法
不過要能表達出「乍暖還寒」如此精鍊的意涵
就本狼的文學造詣實在難以達成
但本狼會試著改的~
黃鶴樓前兩聯使用類似詩歌體的方式
雖然有心營造春天安逸的氛圍和變天的氣勢
不過限於字數而虎頭蛇尾
也許日常就該培養浩然之氣吧
感謝評論
再來也要入夏了
或許該想想要如何下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