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都,發現了繪圖板的相關分析頗詳細所以就拋進來了(喂
感覺這帖真是棒耶XDD"
來源:塗鴉學園
我只有弄字下來,這個帖子裡另外還有版子的漂漂圖,可以點進去看XD
1.數位板跟手寫板的不同
常常會看到有人說買便宜的手寫板就好了,幹嘛買貴貴的數位板?
甚至有人使用了便宜的手寫板之後,還跳出來講板板都很難用,根本不用買,
這種一竿子打翻一疊板的論點對數位板來說真的是無妄之災。
手寫板是專門為了手寫辨識用而設計的產品,並不是為了繪圖專用而設計的。
雖然最近手寫板為了搶繪圖市場,加了感壓功能進去,也號稱有1024階,
但驅動更新不足、感壓度不夠、感應不靈敏及定位不精準的缺點還是存在,
所以對於繪圖者來說,手寫板實在不是首選,
如果預算不夠,寧願把錢留起來也不要去買手寫板,以免白花冤枉錢。
數位板是專門為了繪圖而設計的產品,它不附加任何手寫辨識的軟體。
數位板通常具備了512或1024階的感壓,而數位板的感壓是很精準的,
筆的感應及定位也很精準,不會發生滑鼠遊標亂晃或沒反應的現象,
驅動程式也常常做更新,不用怕會跟自己的OS配不起來,
最近的數位板甚至還有巨集按鈕,可以依照自己常用的繪圖程式來設定熱鍵,
所以兩相比較之下,數位板對於繪圖者的好處是較多的。
2.數位板與螢幕間的關係
有人為了價錢的因素,寧願選購小尺寸的數位板,
卻往往忽略或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螢幕尺寸其實跟板子是有關聯的。
除了液晶繪圖板是1:1在畫之外,其他的都是筆對板、眼對螢幕分開來畫的
一般來說
4*6的板子對應的螢幕尺寸大約是15~17吋
6*8的板子對應的尺寸大約是19~22吋
9*12的板子對應的大約是24吋以上的螢幕
現在因為16:9的寬螢幕漸漸變成主流的關係,
數位板也有推出相對應的16:9的6*8的板子,
所以選購時最好可以依照自己的螢幕尺寸來購買適合的數位板。
如果真的沒那個預算,買了小板,而自己的螢幕偏偏又很大,
那就只能在數位板的小區域裡面對著大螢幕畫了…
3.從滑鼠到數位板與數位板的周邊
從滑鼠轉到數位板,通常都需要一段適應期,
不是買了板子後畫圖的功力就會大增,這是很多人買板前會有的迷思
畢竟拿筆畫跟握滑鼠畫兩個手感是差很多的,
這個適應期就要看個人了,有些人很快就可以適應,有些人就比較慢,
也有人因為數位板的墊板太滑而提出把紙墊在板板上使用的方法,
其實都是ok的,看使用者怎麼樣比較習慣就好,
不過個人認為要適應還是要靠常用這個方法,不要因為不適應就不用甚至賣掉了。
數位板也有著眾多的周邊產品,
一般筆、種類不同的筆心、簽名筆、噴槍筆、數位板專用滑鼠…等諸多的周邊,
其實問過專門的人員之後,除了一般筆以及筆心之外,
其他都沒有什麼實用價值,所以這些周邊都只能算是噱頭而已。
另外筆心是屬於消耗品,會在畫圖時因為與數位板之間的磨擦而有所耗損,
所以如果數位板沒有內附替換筆心的話,需要購買筆心來替換唷。
4.數位板的廠牌型號與選購
數位板有很多廠牌,那該如何選擇呢?
在這裡個人只推WACOM這個牌子,用WACOM的最大好處就是筆不用裝電池,
因此在使用上手會較沒負擔,對於畫圖也可以比較輕鬆,還可以省下電池費用。
WACOM現在主要的系列有BAMBOO、Intuos、Cinti Q這些系列(之前尚有Graphire系列,但已停產)
BAMBOO
BAMBOO:較低階的系列,價格也較便宜,有BAMBOO跟BAMBOO FUN兩種,
BAMBOO FUN比BAMBOO多了滑鼠這個配備,使用上靈敏度跟感壓度都還不錯,
4*6的尺寸價格三千多,對於螢幕不大的繪圖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BAMBOO的全尺寸價格約落在3500~5500之間。
Intuos
Intuos:中高階的系列,現在出到INTUOS4,
除了材質使用上較高檔,筆感也比較好,
範圍上intuos3 6*8的面積對比到BAMBOO 6*8的面積,個人感覺INTUOS較大。
intuos3 4*6有四個巨集按鈕及一個觸控條可以使用
intuos3 6*8兩邊各有四個巨集按鈕及觸控條可以使用
Intuos3 6*8也有出對應16:9寬螢幕的特殊尺寸,
intuos4 更增進到2048階的感壓數~可以說是超精準了
並且把巨集鍵的部份集中到單邊~
解決了intuos3觸碰條會誤觸的情形
並使用OLED來讓使用者自定巨集鍵~也是很方便的功能
Intuos的全尺寸價格約落在6500~17000之間。
CintiQ
CintiQ:高階液晶繪圖板系列,有Cinti Q 21UX與Cinti Q 12WX兩種,
Cinti Q 21UX是較早推出的液晶繪圖板,使用TFT面板,可視角度達175度
解析度可到1600*1200,螢幕顏色很漂亮。
Cinti Q 12WX是最近推出的新型號,12吋的面板解析度可以達到1280*960
有尺寸較小但解析度大,適合攜帶,面板溫度不會過熱等優點。
Cinti Q的價格十分昂貴,購買前最好先去試用一下比較好,
雖然是對著螢幕畫,但還是跟對著紙畫有差距,筆跟螢幕間還是會有一小段距離,
使用上也是需要適應唷。
Cinti Q的全尺寸價格約落在48000~90000之間。
另外要注意的是要買數位板的話
現在盡量不要上雅購或P購買,他們現在都會用配套方案來推數位板
價格頗高,所以盡量還是去類似光華商場的地方購買為佳~
接下來談談個人的數位繪圖板使用經驗
第一次接觸到繪圖板大約是在十年前,那時候根本就不曉得WACOM是什麼東西,
也沒有自己的電腦,只是大約知道有可以讓人畫圖用的板子而已,
於是在上大學後,第一次買自己電腦的時候,也順帶購入了一塊板子,
不過我是後來才知道這塊板子並不是繪圖專用的,而是AUTOCAD的專用板,
那塊板子除了下面有一列AUTOCAD的專用工具列之外,
其他跟繪圖有關的功能根本完全沒有Orz||||
沒感壓,定位也不精準,用起來感覺浮浮的~
而且筆上面還連了一條線到板子上=口=使用起來超級的不方便~
也因此那時候並沒有常常用那塊板子,可以說白花了八千多元=口=||||||。
接著大二我在還是不知道啥是WACOM的情況下,花了兩千多元購買了點將筆手寫板,
然後接下來的慘況就如同我上面所講的,感壓度不夠、感應不靈敏及定位不精準,
用起來可以說超級痛苦= =|||||||沒過多久那塊手寫板就被我封印了…
大概快到大三的時候,因為小戰車的介紹,才終於知道WACOM這個牌子,
不過那時候WACOM Intuos還在一代,6*8的價錢約6500,
努力的打工之後跑去光華商場買了我第一塊WACOM的板子,
使用的感覺真的無話可說~就像我上面也講過的數位板的優點一樣,
手感非常的扎實,跟之前的板子就是有差,
這個差別,沒用過爛板的人大概無法瞭解吧…
也因此這塊板子跟了我差不多有六年左右,現在還借給他人繼續服役中~
大概在兩年前,我用存了大概快兩年的錢購買Cinti Q 21UX
算是實現了一直以來想要買液晶繪圖板的一個夢想~XD
Cinti Q 21UX真的是不錯使用,現在還在快樂服役中~^^
所以建議大家在買板子前再三考慮,多去比價~
盡量能買WACOM就買WACOM這個牌子,相信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說實在那個價位差滿嚇狼的(噴
其他廠牌的介紹小狼我在去別論壇爬看看吧
(現在到底在討論軟體還是版子(噴
=========================
又找到一篇,對岸的
不知道梟在哪邊啊XDDDD"
CGEBOOK
這裡寫的也滿清楚的,不過簡字就(噴
對面漢王網上也有不少推,但還是有負評
只有哇靠到哪都是正面(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