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 動物小說百科詞條係列3:《狼王夢》(沈石溪著)
-
動物小說百科詞條係列3:《狼王夢》(沈石溪著)
又完工一篇(看完就寫果然會比較快XD),這個應當是很多獸看過的小說吧,不知眾獸有沒有什麼感想可以分享下呢?
《狼王夢》是中國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代表作 ,共30章,講述了母狼紫嵐為了實現狼王夢,堅韌不拔地訓練狼子的故事。該部作品獲得臺灣第四屆楊喚兒童文學獎及中國大陸第二屆全國優秀少兒讀物一等獎,再版達二十多次,同時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於2008年再版的《狼王夢》單本銷量超過100萬冊。
情節
該書的主人公是一隻名叫紫嵐的母狼。它有著遠遠超出一般公狼的權力欲,但囿于體力和傳統而沒有辦法參與狼王寶座的競爭,而其配偶黑桑在與其共同計畫篡位的過程中意外身亡。於是,它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堅韌不拔地訓練狼子,希望能有一隻狼子繼承黑桑的意志而成為狼王。大兒子黑仔一生下來就比普通狼崽強壯,於是它剝奪了其他孩子的口糧餵養黑仔。黑仔果然長得又高又大,卻在一次意外中被金雕所食。紫嵐把希望轉移到第二個兒子藍魂兒身上。為了專心培養藍魂兒,它壓抑本性狠心拒絕了它心儀的公狼卡魯魯的追求。藍魂兒果然驍勇出色,可是就在希望馬上有可能實現的時候,缺乏經驗的藍魂兒中了獵人的圈套,被捕狼夾夾住了。紫嵐雖痛苦萬分卻無能為力,最終只能親自結束了兒子的生命。第三個兒子雙毛體格瘦弱,軟弱自卑。為了改造雙毛的性格,紫嵐聯合女兒媚媚殘酷地欺壓雙毛,不惜摔斷自己的腿骨從而激發出其狼性。然而雙毛卻在與狼王洛戛的決鬥最後暴露出怯懦的本能,從而被殺。兒子都死了,只剩下女兒媚媚,它又把愈來愈縹緲的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可是到了發情季節的媚媚卻找了狼群中最沒出息的公狼吊吊。紫嵐誘殺了吊吊,於是媚媚和卡魯魯結合了,並殘暴地趕走了紫嵐。在媚媚臨產時,為了下一代“狼王”的安全,漂泊在外,病弱不堪的紫嵐以自己為誘餌引誘曾殺死其長子,又覬覦媚媚的金雕,最後與之同歸於盡。
寫作背景
在一次採訪中,沈石溪稱其16歲就到雲南的一個傣族村落生活,30多年的生活經歷給了他很多與動物直接接觸的機會,並指出他“曾經跟著當地人到樹林裡去打孔雀,卻被野狼追趕,困在樹上三天三夜。60多個小時的時間裡,一刻不停地觀察著樹下的六隻餓狼。就是這樣的生活閱歷,成就了《狼王夢》這本書”。
主題與評價
胡亞敏著《敘事學》對該作品分析稱:“以人道而言,狼道實在是太不近人情了。母狼紫嵐,在必要時,可以食子,殺子,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愛子,在慘烈的鬥爭中,一敗塗地,而不伸出援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作者所呈現出來的‘狼道’,是如此的黑白分明、斬截乾脆,往往為人類所不及。”同時有文獻稱,該作品所表達出的生存價值與人類社會不同,“更多的是表現生命的頑強、生存的競爭、生命在死亡面前的態度和生命存在的思考,是生命價值的最基礎也是最原始的表達”。
而從“物性真實”的角度,則有文獻指出,沈石溪在這部小說中是以動物的自然本能與習性為基點來創建動物的情感與意識,這種方式使文本的描寫和敘述獲得極大的自由,文本包容的時空也得以拓展。同時該文獻認為,“《狼王夢》裡雖然寫了紫嵐強烈的狼王意識、偉大的母愛、驚人的毅力和斷然的絕情,但作者並沒有違背動物的本性,狼還是狼,它的生活習性並沒變,它依然生活在荒溝石洞,茹毛飲血。文本中沒有出現動物開懷大笑或嚎陶大哭等情態,也沒有擊敗人類壟斷世界的狂想或製造工具、發展科學的欲望等意態。其情態只是一種文字上的表述,其意態則來源於動物自然進化上的昇華或動物求生存本能的一種提煉。因此,我們在沈石溪動物小說文本裡並沒有看到什麼怪誕與荒唐,動物主體依然是動物,其情態與意態依然可以接受。”
參見
沈石溪
狼
參考文獻
^ 路豔霞. 沈石溪打造動物文學第一品牌. 人民網. 2012年02月04日 [2012-08-02].
^ 2.0 2.1 2.2 2.3 張玉玲. 敬畏生命一一沈石溪動物小說研究. 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8月 [2012-08-02].
^ 羅東哲. 上海世紀出版:闖入動物世界感受人類生活 沈石溪:一抹血色中也散發溫情美. 衢州日報. 2012-6-18 [2012-08-02].
^ 宋平. 從萬冊到百萬,一本書的操作空間有多大. 中國經濟網. 2012年02月15日 [2012-08-02].
^ 俞燕. 論動物小說的“物性真實”. 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3 [2012-08-02].
^ “我被野狼追趕,才成就《狼王夢》”. 錢江晚報. 2010年03月29日 [2012-08-02].
^ 胡亞敏. 敘事學.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ISBN 9787562212843.
=============
上一篇:《雪豹悲歌》(沈石溪著)

-
-
狼王夢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秀動物小說
沈石溪根本就是大神(你慢著)
只是他的作品里會給動物許多人類的情感
多到超出了動物生存的必要
例如紫嵐為讓兒子成為狼王而花費的種種心計
尤其是像《瘋羊血頂兒》《混血豺王》等等表現得非常明顯~~~
動物文學常常被歸類到兒童文學,這種人性帶入也是原因之一吧~
畢竟,有人類思想的動物,那不是紀錄片,是動畫片~~~~
話說樂園有討論《狼王夢》讀後感的主題呢~
-
沈石溪確實是一位很天才的動物小說家呢
他的作品經歷了好幾個時期,不同時期作品的創作理念與動物擬人化寫法的程度都有很大不同。
如果想要了解沈石溪的作品及其特點,參考文獻2和5都是很不錯的資料哦~
文學終究是人學,即使是動物文學也很難避免
不過真正純粹的動物小說也是有的,比如西頓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或者叫做《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西頓也正是因此有“動物小說之父”的名譽
只可惜,這部純粹動物小說的代表作在市場上卻並沒有太大的名聲呢……
其實寫的很贊的~
-
感謝雪麒提供的文獻資料^^
話說文科論文和理科論文果然相差好大(望)
西頓的小說很棒+1
家裡有買一套短篇集供(?)著~~
純粹的動物小說啊
西頓在忠實記錄、少用人性猜測這方面做得確實非常好
也難關西頓的動物小說被視為“紀實文學”
雖然這麼說,但依然會有商家或出版社將這些小說歸為“兒童文學”
哎,這就是人們對動物的刻板印象了~
連BBC的紀錄片都可以變成“給小孩看的”,還能說什麼呢(扶額)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