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等了一段時間才發文,希望這樣打出來的文章比較不容易情緒化
第一個,我想要的絕不是白色恐怖,真的不是: )
但是川崎希望在未來處理爭論的過程中,不要變成立法院一樣大家鬧哄哄的討論來討論去,最後爭論還是沒有解決
川崎對方針的解讀是這樣的,他不同於規定,他是 禮貌性的共識
這份方針的立意並不是 要所有獸閉嘴 而是 讓大家不會被挑撥情緒,能幫助解決爭論,讓大家尋求共識
川崎認為 若在爭議場合出現太情緒的發言,對方大概只會認為我是來攪局的而已,根本不會把我的話聽進去
我寫個例子,像是討論的對象提出一個有些爭議的事件,我"想提醒他",然後我寫
「樓上亂講,反串來囉」或「你相信這種釣魚(等等等.....)隨便講講的東西?」
真的,我真的不知道對方究竟 聽不聽的進去? 而且,如果對方誤解 反串、釣魚 ,以為我要把他變成烤肉串,用魚鉤釣起來威脅生命呢?(這在社會新聞上有時候可以見到)
基本上,大家不同,但我傾向「可是,我聽到是.......,這樣耶」,至少,這樣還能弄清楚他知道的是甚麼,對吧?
(講現實的,就算他開始飆我罵我攻擊我,只要雙手一攤,「我只是說我知道,沒必要生氣吧?」,那,我錯在哪?)
--
我相信這份方針也不是強制性的,因為裏面的條文不若規則般清晰,也不像規定有列出懲罰,不過,我這裏舉個例子,討論的時候當然可以不停的飆對方,罵對方,把議場搞得鬧轟轟
在這個例子裏,立法委員是真的有「全面的言論自由」(憲法第73條規定:「立法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我還是強調,言論自由是有必要,也應該被保護的,這是為了讓立法委員能更安全的發言,確定不會有各種利益糾紛出現,可是:
在吵架中,提出的法案沒有被全面的討論,反而還耗費了更多心力
這是可以迴避的問題,如果我講話平靜一點,爭議能更快解決,那我就不用忍受每天疲勞式的轟炸攻擊,再說,
鮮少有人喜歡每天樂園首頁都是吵架文,也沒有人想要發個文章都得好好「檢查」,整個樂園白色恐怖,對吧?
我相信方針並不是反對言論自由,只是讓爭議能更順利的討論而已,也希望方針能往這方向去做修改
--
不過,這裏有一個點我想提醒,也許只是多嘴了,但這點其實很關建
>在提醒發言過當的場合時, 請不要板起面孔 ,這只會讓對立的場合更對立而已,用輕鬆的方式提一下就夠了。
在看到厭惡的行為時難免會有情緒,但真的,請各位別火上加油吧
--
願狼樂在遇到任合紛爭時,都能順利解決
川崎大龍 20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