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很中肯,既不過於正面(獸迷都是動物保育人士或藝術家),也不過於負面(獸迷都是喜歡情色及戴著面具做奇怪事情的傢佸)。

如果圈子夠大的話,有能力購置獸裝,旅行參加各地的獸展的獸數也會跟著增加的吧。我覺得世界各地的獸迷活動大致大同小異,只是華文社會裡的圈子仍然很小。不過像是影片中的聚在一個獸迷的家中攪拌奇怪的冰淇淋這種事情,10年以前的台灣老獸迷也做過,只是把物品換成了烹調狗食罐頭。。。但是真要讓大家能夠看出有特色,有文化,仍然需要夠多隻穿著毛茸茸的穿辦者出現,總感覺有了獸裝就像是出盡風頭似的。

大部分的獸迷仍然依賴網路連繫,一年一次或兩次的獸迷大會已經算是很多了,一個好的獸迷大會需要有很辛勞的工作及主辦單位呢。所以並不覺得華文圈子跟歐美圈子的獸迷大會差別很大。差別只是差別在獸迷數量。
影片雖然拍攝得很中肯,跟親朋好友介紹這個圈子時,可別多說了甚麼奇怪的地方,善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動物的喜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