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海可可西裏國道邊的一隻“網紅狼”走紅,在過往遊客和司機的投喂之下,它逐漸胖成“球”,甚至學會了迎向過往車輛搖尾乞食,視頻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随後,更多遊客發現,附近還有不少狼接受遊客的投喂,這種行為屢禁不止。
可可西裏位於青藏高原,自然風光壯美,野生動物衆多。2023年起,可可西裏的一隻野狼在網上走紅。由於經常受到過往遊客投喂,這隻狼不但體形慢慢變胖,還會向過往車輛搖尾巴、露肚皮,撒嬌讨食,被戲稱為“幾個月就從狼進化成狗”。在人們的投喂下,國道周圍討食的狼越來越多,甚至形成討食狼群,工作人員表示,最多時曾發現12隻野狼。
12月23日,多名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疑似長期被遊客投喂的“可可西裏網紅狼”,在在109國道索南達傑保護站東側約6公里附近被一輛大貨車不慎壓死。一位目擊者稱,當時這隻狼尚有生命體徵,他便去保護站尋求幫助,救助站人員趕到後宣布這隻狼已經死亡。 向導認出,被撞的就是那隻“黃黃胖胖的狼”。動物科普專家介紹,接受投喂的多是遠離族群的公狼,習性因人類而改變,“這種投喂其實是一種‘錯愛’。”
對此,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公告稱,壓死狼一事屬實,但無法判斷所壓狼是否系網民關注的初代“網紅狼”,呼籲禁止投喂野生動物,共同呵護好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工作人員經現場勘查斷定,這隻狼是因鑽入車底被軋身亡,並非被撞而死,以前也沒有發生過撞死或軋死狼的事。本週二,三江源國家公園公眾號發佈公告稱,經查,軋死狼一事屬實,但所軋狼是否就是那隻網紅狼無法判斷。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再次呼籲:禁止投喂野生動物,共同呵護好野生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
可可西裏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野生動物栖息地和生態寶庫。事故發生前,可可西裏公路邊的狼因遊客投喂蛋黃派、火腿腸等食物,從骨瘦如柴變得“膘肥體壯”,走紅網絡,并引來了更多投喂者。投喂食物可能導致它們失去自主覓食的本領,影響種群平衡;人類食物中的高糖、高鹽、高脂肪等成分,也容易造成野生動物肥胖,影響其心血管健康;同時,長期投喂還會降低它們對車輛和人類的警惕性,從而導致交通事故。公園管理方和有關專家曾多次建議:不要向野生動物投喂食物。
資料顯示,109國道可可西裏路段隻有十幾米寬。作為從青海進藏的重要公路,車流量大,貨運車輛多。王女士說,希望其他遊客不要打擾動物,也希望大家開車時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
王女士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布帖子後,評論區網友熱議,有網友質疑救助站的工作是否到位,“司機沒有主動救治,救護站也沒有專業及時搶救,還能看到狼的尾巴在動。心痛。”也有人表示,“那可是荒無人煙的可可西裏,救助站不是大城市裏的寵物醫院,缺乏醫療儀器和藥品,那種失群的小藏羚羊、難産的母鹿、脫臼的小牦牛之類工作人員可以憑經驗救一下然後放歸,被卡車撞成嚴重内傷活不了的,沒條件給野狼做髒器移植修複手術。”
“網紅狼被撞事件”也引發網友呼籲,“别再投喂野生動物了,它被撞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車流失去警惕,靠近公路”。王女士的可可西裏向導也對她說,現在投喂的人越來越多,已經破壞生態鏈,“大家會因為投喂引來狼可以近距離拍照,所以一直投喂,這是很不好的。”
記者發現,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等部門曾多次發布通告,嚴禁投喂野生動物。在2024年7月17日發布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關於嚴禁投喂野生動物的通告》中明确表示,給野生動物投喂人類食物,可能會破壞野生動物自然覓食本能,從而影響生存能力甚至喪失野性,影響種群平衡,存在病害傳播的隐患。另外,人類食物中的高糖、高鹽、高脂肪等成分,會造成野生動物肥胖,影響野生動物心血管健康,還會造成骨骼變形、脫毛、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嚴重危害。
資深動物管理員、動物科普專家楊毅向紫牛新聞記者介紹,狼在寒冷的時候或者食物比較匮乏的時候,會選擇擴大進食的範圍。例如可能選擇其他動物的屍體,或者翻垃圾箱,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去投喂一些碳水和肉類食物,它們可能會認為相比於捕食的途徑,這種方式獲得食物更容易,所以形成一定的習性,到公路邊等人來投喂。“我們看到的所謂一隻或者幾隻‘網紅狼’,甚至公路不同路段上都會出現被投喂的狼,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狼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野生犬科動物,分布非常廣泛,由於一段時間以來它們的活動範圍和人類的生活産生了沖突,所以在大衆的意識裏面它是害獸。但它作為整個食物鏈和生態裏的頂級捕食者,它其實是保持着生態平衡的。”楊毅介紹,大家看到的這些被投喂的狼,基本上以公狼為主,也叫做孤狼,它們沒有生活在一個群體中。“狼群通常是父親和母親帶着一群孩子組成的群體,以家庭為單位。雌性狼基本不會離開群體,以後甚至可能成為女王,但雄狼可能會脫離群體,融入到一個新的家庭裏繁衍後代。所以我們看到的基本都是這些孤狼,由於人類生活範圍的擴大、各種公路的開通、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在路邊見到它們的幾率也就越來越高。”
楊毅認為,人們投喂野生動物源於“錯愛”心理,覺得用很好的食物去招待喜歡的動物是一種關愛。“另外,可能也有人出於憐憫心理,對大自然不了解,覺得在很冷的環境下,動物是找不到食物的。”楊毅說,“恰恰現在網絡的發達、視頻的普及,讓這種投喂野生動物的畫面廣泛傳播。在一些地區,遊客和藏酋猴、金絲猴、喜馬拉雅旱獺都有着投喂、接觸等問題。”楊毅表示,由於我國沒有法律法規阻止人們喂食野生動物,所以目前還隻能從科學的角度去勸阻,收效甚微。“生物本身有着自然淘汰率,這是它們生存的法則,我們要相信科學,讓它們自己到野外捕食正常安全的食物,即便沒有人投喂,它們也可以生存。”楊毅認為,公路的存在對於野生動物來說本就是危險的,應該遠離,而這些狼為了食物長期在公路上徘徊,其實就是被投喂的人傷害了。
“投喂野生動物其實是互相傷害。”楊毅告訴記者,當狼習慣了從人類身上獲取糧食,甚至也有可能出現傷人情況,一些景區的猴子就是這個道理。“另外,投喂的食物很可能傷害它們的消化系統,造成營養不良或者肥胖,都有可能導致死亡。還有人畜共患病的問題,危害更為廣泛。”
====
是自媒體宣稱,但別的狼群三天餓九頓,牠已經 “雞一頓,堡一頓,還帶上了同伴” 那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