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想] 傳播力量無限大
-
[感想] 傳播力量無限大
孟姜女哭倒齊國長城 比秦始皇早300年
說起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萬里長城,總教人為孟姜女一掬同情淚,也詈斥
秦始皇的殘暴。不過,大陸專家考證,歷史上孟姜女哭的不是秦長城,而是山東
的齊長城,始皇背黑鍋了。
新華社報導,孟姜女傳說日前入圍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很多
人並不知道,孟姜女傳說不是起源於秦代,而是春秋時期的齊國,比秦始皇早約
三百年。
據「左傳」、「東周列國志」等史書記載,齊莊公四年秋,齊國將軍杞梁率
兵攻打莒國,不幸戰死。杞梁安葬後,其妻孟姜仍然悲痛萬分,一天,孟姜到杞
梁墓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後來孟姜赴淄水而
死。
山東省藝術館副館長王丕琢指出,經過幾個朝代的補續和演義,尤其是從唐
代開始,孟姜哭夫變成哭長城,哭齊長城變成哭秦長城,杞梁也由口耳相傳演變
成萬喜良或是范喜良。
報導指出,孟姜女這一慟哭,不僅驚天動地,而且改變齊國風俗,至今山東
淄博一帶的中老年婦女仍然以長歌代哭,以孟姜女傳統曲調來寄託哀思。孟姜哭
調在農村廣泛流傳,形成一種「哭文化」。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060608/15/37x9t.html
Yahoo新聞網,6月8日兩岸新聞
前些日子,我才引用『英雄』一片和QB瘋狂探討有關『專制』與『制度』
的觀點,其中;在秦皇方面,我們一至認同:秦皇之所以要如此的專制殘暴,是
因當時楚於戰後年代,那些臣服於秦皇麾下的將領不乏有戰敗國曾任用的降士,
且如秦皇不顯現的如此霸權與專制,怎可能讓這些將領們臣服呢?
所以;我個人認為,也許秦皇其實並不如歷史記載中那樣的殘暴無理,而是
一位有智慧,擔當與膽識的名主,但就因為一項苛政:焚書坑儒,造成了後世文
人對他極度的不滿.
焚書坑儒簡史:
秦始皇制定相當多的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已經
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
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燬,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
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燬。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
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
書之外,其他的最後只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
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只燒掉書籍並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對秦始
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佈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禦史
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谷中,
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
儒”。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無法抹去的一大污點,極大地抵消了他統一全國的歷史功\r
績。
大家回想一下,自進入國中後,每日所上的國文課中,記載了多少過去文人
所留下來的文章,其內容再再的傳達當時文化背景,所以文字傳播力量有多可
怕?以上述的歷史記載而言,很多人便會立刻斷定;秦皇是一位蠻橫不講理的君
皇,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就我們所知道的所有歷史記載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
少又是可能是當時的『地下報導』呢?所以,秦皇之所以被形容為暴君,有一半
可能要歸功於那些不滿於:焚書坑儒政策的書生所留給後世的各種偏見.
如果這些歷史事件都可以被翻供,搞不好至聖先師-孔子,所著的論語其實
是當時最知名的『論語新聞報』,而孔子和72賢人,就是當時最有組織的『新
聞業者』,不然他們幹麻要周遊列國?當然是要抓新聞『暴料』啦! (難怪當時
六國都不怎喜歡孔子,原來除嫌孔子囉唆外,就是怕自家的醜聞登上論語後,便
會受到後世人的嘲諷 = =bb)
提外話:前些日子有部知名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作品『達文西密碼』,如果未來
的人以這部小說內容為歷史依據,(其實在先前就一經造就了一場考古風)勢必
將推翻現代神學論點,所以,如果孔子的論語也被人抓出來重新考究;結果不如
大家目前所認知的觀點,勢必將推翻中國五千年來的文化;得到一個可怕的結
論:原來我們讀的知名歷史記載,都是當時暢銷一時的『小說』 (汗顏)
-
-
嗯. 看完達文西密碼中有描述.
以前西方宗教為了使女人不要太有智慧.
灌以女巫之名. 大肆虐殺感想感言的女性.
再看看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的行為.
為了鞏固自己在群眾的地位.
而進行的專制. 限制思想自由. 用手段抹除不利於自己的人事物.
無論成就為何. 都非善類.
我不覺得焚書坑儒是可以被原諒的行為.
這仍然是一項不能被忘記的一個歷史污點. 人類的恥辱.
一個人可以一輩子沒做好事.
可是一旦作了罪大惡極的壞事.
不是做另外一件極大的好事就可以"抵銷"的.
這可不是什麼記功記過.
呵呵... 我怎麼這麼的不支持秦皇阿. 大概我也算是文人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也許當時並不該出現一個統一者.
假如在當時的局面要統一的話. 必定需要極度的專制苛政.
否則必定無法維持政權也說不定.
那麼再逆轉過來想. 如果此時統一非得如此手段.
那又何必非得這個時機來統一呢? 是吧.
-
To Wolfy
恩....這篇放在『灌水區』其實是有原因的啦 XDDD (不要那麼認真啦!!!)
關於秦始皇的歷史我並沒有研究的很徹底,我只是要說明:如果孟姜女的故
事都可以被考究後翻案,那麼,也許後人所說的焚書坑儒也只是穿鑿附和下產物
(當然這是假設啦 ^^ )如果以現代版來說:
秦皇當時是要限制『新聞自由』,於是就對那些文化出版中心的頭頭『儒
家』下手(也有可能是李斯大官和孔孟學院有過節),剛好就不小心對了孔子下
手,你想想喔,72賢人耶;如果把後代和有親屬關係的加一加(當然還有支持
者囉)那人數可是很嚇人的喔 XDDD 如果每一個人都出一篇『地下刊物』,在加
上當時資訊流通不便利和有心人士『加油添醋』,你想想,這樣的傳播力量是何
等的龐大啊!
所以,看過這一篇孟姜女報導後,我就會想;很多事情並不是表面上那樣,
而是經過『有心人士』加油添醋之後,很多事情明明不是你做的,結果都變成是
你做的,好冤枉啊 @@bb
自從到世新大學出版中心上班之後,深深的感覺到傳播力量的可怕之處,他
就宛如『網路流言』一般的可怕,如果要舉例的話,就拿最近的『第一家庭風
波』來說好了,記者只要努力的去挖新聞,加上『有心人士』加油添醋,一份好
看又俱有『振奮人心』的新聞消息不就出來了嗎?在很多第一家庭的相關新聞消
息中,又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地下消息?只要『有心人士』善加利用這條毫無
關係的小道消息一樣可以成為宛如『焚書坑儒』般的極大惡行.你說不是嗎 ^^
-
呵呵... 剛好"秦"的後面是"漢"
漢就是以儒家為主的嘛...(所以說還真不巧^^)
不過傳播的力量真的很大.
在現代. 傳播已經跟媒體畫上等號了.
所以記者現在的權力有時候也很大.
因為惹記者不高興. 真的就會被往不好的方向寫去.
連政客也是要靠記者會來散播理念.
力量越大. 責任就越大. (好像在哪聽過)
媒體的力量真的是兩面刃. 要小心使用呢.
-
樂園創辦狼
傳說中的狼王
狼馬所言似乎是在強調考證與證據的重要性.
不要隨意的下結論, 也不能只憑單面之詞就論斷是非.
而傳播, 卻等於把一個可能帶有主觀的東西散佈出去.
也因此傳播者所負的責任很重要.
老實說最近看了中時電子報, 每天都有好多編輯寫特稿,
寫評論, 每天寫的都是關於陳總統的社論...
我想說..有那麼多好寫喔? 也不是我支持誰.
但是覺得好像是一窩蜂的一陣棒打一般的批評.持續好幾個星期了.
如果說被罵會死的話, 可能政治人物有幾條命都不夠.
由此證明被罵也不用太大驚小怪, 承受幾百萬人罵的不就應該早被罵死了.
他們卻活得好好的.
而是想起以前大學時代有當過半年的學生報記者.
學長姊說的話我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那就是即使是報紙或電視台都是有立場的.
這些立場會引導群眾的思想, 所以為了中立,
不妨多看幾份報紙就會發現其中差異了.
歷史評論好像也是這樣, 很多專家會持不同意見...
附帶一題今天差點就把這主題搬去計算文章數的版了

狼之樂園祝大家天天快樂
Alexander the Great, I cannot be,
But as Ancalagon the Black, I'll reign free.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