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藍町的神無境界

町長MO&MI的幽玄之奏

  1. 【轉】全國各地正月十五習俗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蔔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蔔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省

    山東在農曆正月十五有捏生肖的風俗。傳統的方法是用黃豆細面作捏生肖的材料。造型以小巧玲瓏為上,生肖的姿態或立、或臥、或奔、或飛都靠即興發揮隨心所欲。但是,無論怎樣造型都要配上一些蔬菜的種子和葉子,用以象徵“五穀豐登”。每一個生肖的背上都背一個燈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纏著棉絮的小棍兒,俗稱為“要撚”。燈碗的形狀有區別,馬和豬馱的是“元寶碗”,求“金駒銀豬馱寶來”的彩頭。其他生肖馱“十二花瓣”燈碗,象徵一年四季十二個月。捏生肖的規矩是按家庭成員的屬相,每人捏一個,到十五夜裏盛在盤子上一齊點燃放在堂屋裏,大家圍著觀看,希望爆出燈花,燈花越大越吉利,預示著新一年的大豐收。習俗相傳,誰的生肖燈燃得時間最長,誰就會有好運氣,又能高夀。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甯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念“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
    分類
    未分類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