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GaRiZoN

龐克,獸圈

為這篇文章評分
很有趣的東西,所謂龐克文化與獸文化,裡面倒是有幾點東西讓我覺得很近,且碰到的問題又很相似的,也可以說是層次問題。

首先讓我們看看龐克文化,注意,這邊說的是文化,而不是龐克風的打扮與音樂。

龐克文化主要訴求在於顛覆、叛逆與反抗,帶有強烈批評色彩,這樣說或許會被誤解,但龐克文化主要在追求自由與自律,也就是注重個體而非群體,跟台灣比起來,其實中華文化一向注重的反而是群體,而非個體。

你能為群體做什麼,而不是你要怎樣在群體裡面展現你自己。

雖然上面這些還只是非常粗淺的解釋龐克文化。

而獸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有叛逆與反抗,注重個體,但是相較於龐克,顯得緩和許多,不過我覺得這跟Furry文化在亞洲開始發展後,參入東方那種一家親的思想有關,畢竟Furry文化的著重點在於藝術表現,而不是一種思想與文化,所以反而變成以社群為主開始發展,然後又因為社群影響與觀念,才造就東方的獸文化在激進程度上平和許多,或者根本是交友圈的形式發展,比方說,家族。

來到重點了,所以這就是層次問題,龐克文化在台灣面臨的問題就是,很多傢伙只是略懂皮毛,覺得打扮狂野,表現叛逆與反抗情緒,那就叫做龐克,那種視覺系只是一種穿著風格,但是卻不能稱為龐克文化,由此,也產生出所謂真龐與假龐的唇槍舌戰。

可以說精神龐克與單純形象龐克。

套回獸圈,其實意思很像,深層獸文化在探討的是精神上與獸之間的關係,不管是薩滿信仰、守護靈、第二精神,或者內在為獸魂者,也可以說是關於Therianthropy(獸人)信仰。

我們可以簡單稱為精神獸派,以身為獸而傲、而活者。

相較於龐克文化,台灣獸圈或者說亞洲獸圈,注重精神與內在者非常少,因為絕大多數都還是被Furry藝術風格吸引,喜歡獸人、喜歡那種強壯毛絨的可靠感,然後在藉由獸的形象外表,來補足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不順遂。

難道你們真的都沒注意到嗎?太多太多稱呼自己為獸的傢伙,其實跟小綿羊差不多,一詞一句表現的都沒有身為獸該有的傲,成天不知所謂的煩惱與悲傷,想要尋找同伴來安慰,顯得自己不孤獨。

講明白點,這樣就很像自我欺騙,帶上獸的外表,在虛擬的網路空間中補足現實中怕生與不敢接觸外界,充其量,這跟時下線上遊戲在創造角色根本沒什麼差別,因為那角色不是真的他,而是他接觸對方的工具罷了,而且這似乎也因為如此,因為獸的強壯,讓玻璃圈等比較不為現實社會所接受的一群,由這點來補足現實中的不足,所以裡獸圈應該可以跟玻璃圈畫上等號?

很有趣的東西,曾問過不少傢伙,他們MSN、即時通上面所謂的獸友,裡面有多少的G。

而答案竟然都是高達95%的G,剩下的是T,與極少量的正常。

話說不管我怎樣搜尋,就算外表看起來再怎樣正常的YAM版冠上獸名的BLOG,裡面多多少少都還是會有G獸圖就是。

雖然還是有獸在追尋何謂獸與其道,但是真的太少與不容易被關注了。

或許,獸反而喜歡最後還是歸隱於大環境,雖然與之反抗與不認同,但卻不會像龐克那樣激進反抗,嘖嘖。

所以當你站在人類面前,你是否能堂堂正正的說自己是一隻狼?

還是只能在網路之間自稱獸來交朋友?


好好想想,我相信還有許多獸魂只是沉睡,並不是不存在。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1. GOOSE 的頭像
    看來有許多披著狼皮的羊出沒(噴茶
    雖然說羊也是獸(默///據說,四足便算是獸了……

    「最常出現的是為反叛而獸……」


    不過我還是很難對『獸』下任何定義
    獸,並不是單一性的東西OO
    ……

    不過,我倒是可以和任何人介紹自己是一隻鵝(不過說實在的,鳥不在獸的定義下的樣子
    至少,我有一個重要的特性~護家=U=……

    ……(我是一個沒打到重點的傢伙
    是說
    我的即時通倒是還蠻正常的……
    ________________
    也許,大部分的人(??
    只是期望自己能成為一隻獸
    卻沒有去實踐,或者尚待實現中……

    做到真正的改變……同志仍須努力阿(攤翅
  2. 御櫻雪弁天 的頭像
    (根本不上MSN)(大誤)

    有一點我倒是覺得很有意思,
    藝術表現本身就包含了文化的精神面,
    只是被包裝了起來,
    所以就算單純被形象給吸引,
    在這之中一定也有著些什麼。
    藝術的表現形式是文化思想的體現,
    正如同紅色在東方是吉祥的顏色,
    透過符號學的分析,
    「獸人」這個形象一定也代表著某種存在。

    至於獸文化與同性戀文化的牽扯實很複雜,
    有點懶得解釋。(喂!)
  3. 巴薩查 的頭像
    的確,再看一次後發現還是有地方可以補完。

    就像畢竟Furry文化的著重點在於藝術表現,而不是一種思想與文化。一段。

    應該說龐克是隨著音樂與風格在台灣由深入淺,所以龐克的在次文化中的符號形象遠比獸文化簡單與明確的多,或者說,因為獸文化起因在台灣最主要是圖像創作開始,所以當一般大眾去定義什麼叫做獸人時,最直接的就是從那些獸圖去定義,看看最近的山口山狼人討論吧。

    缺少了尾巴跟毛感,所以就覺得不像獸人?

    再看看網路上某些對獸人的定義,就知道很多傢伙眼中,所謂獸人的基礎定義是具備獸與人的特徵,而人類身體與獸魂,平常是人類形態而變身是全獸的化獸人都不被認同。

    就像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壞嗎?不一定吧?但是當每次新聞報出來,發生什麼案件的又是單親家庭出身,然後大眾又會在那邊說,看吧,又是這種小孩才會這樣等偏差觀念,就跟宅字一樣,錯誤的解釋方法與以訛傳訛,到最後根本跟原本意思偏差掉。

    獸本來發展中就包含不同面向,只是在台灣這塊地區或者說包含亞洲華語甚至到日本,卻是受到Furry文化中藝術那一面的影響,所以到後來定義就是變成這樣,而某些對精神層面比較有興趣的傢伙,在一般獸圈眼中卻被認為怪胎。

    讓獸就只是獸,卻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讓獸圖就只是獸圖吧,還牽扯啥獸性之類的作什麼?

    讓獸就只是獸吧,幹麻要畫一堆獸圖,來讓大眾誤解獸本身呢?

    這其中沒有任何一方有錯,只有勢力強的與勢力弱的。

    來段小故事。

    古希臘曾有位國王召見一名藝術家,要他解釋怎樣藝術家的意義。

    然後那名藝術家徒手畫了一個完美圓形。

    完美就是一種最簡單與最有力的美感,獸的美也是在於他自身,而不是被賦予的意義。

    所以我才說,這是歌手與歌迷間的差別。

    歌手被稱為歌手是在他自身,而歌迷則是賦予他更多意義,雖然歌迷可以唱歌手的歌,可以學歌手的行為與喜好,但歌迷終究只是歌迷,迷戀歌手者,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歌手。

    雖然還是有歌迷最後靠努力成為了歌手,吸引歌迷,但是還有更多更多的歌迷,寧願聽歌手的歌、哼著歌手的歌,卻沒有想過去如何成為歌手。

    洋洋灑灑又一大串,囧。
  4. 御櫻雪弁天 的頭像
    山口山那串實在是...(遠目)
    另外"宅"的黑歷史也實在是...(嘆)

    我覺得"形象"與"意義"不能切割,
    這兩者勢必會交互影響。

    光是「被獸的形象所吸引」就代表了某種文化活動,
    乍看之下比重上是外顯的形式較多,
    但其實精神層面的活動也被包含其中。
    而精神的活動中,也一定有著某種形象,
    圖像思考不是一種單一動作,而是不知不覺的複雜聯想。

    比較大的問題時,
    對於獸文化當中的不同面向的接受度問題,
    某方面也是認知問題。

    像是「人類身體與獸魂,平常是人類形態而變身是全獸的化獸人」,
    我會認為這是獸人,這個敘述看起來比較像是早期狼人的形象,
    但「狼人」這兩個字,
    其實在早期歐洲的形象認知真現在普遍的認知其實是差非常多的...。

    但「定義」實在很麻煩,
    因為定義牽涉到時間點,尤其創作方面一定是「先定先贏」。
    Furry的形象是從Disney的羅賓漢開始確立的,
    所以定義上就是這種形象了。

    「讓獸圖就只是獸圖吧,還牽扯啥獸性之類的作什麼?」

    「讓獸就只是獸吧,幹麻要畫一堆獸圖,來讓大眾誤解獸本身呢?」

    我會認為兩者都錯,因為無法分割彼此的關係,
    必須同時瞭解文化的表與裏,這才是正確的作法。
  5. 迷龍 的頭像
    阿阿,那我大概就是標準的巴薩查 先生所唾棄的"披著狼皮的羊"?

    我比較喜歡把我的獸型定義為"一種形象",

    在什麼團體時我就該是什麼樣子,

    在學校時我就是學生,穿制服、遵守校規、做學生該做的事。

    在獸的團體中,我就是獸。

    講簡單一點的話,或許就是在不同的團體中就有不同的形象。

    嗯,標準的中國全體思想,對吧?

    就是現在很多人不齒的那種思想。


    所以說縱合我已上說的,我無疑是非常標準的"披著狼皮的羊"。

    但很遺憾,我並不認我這樣盡本分是做錯誤的。

    也許我很笨吧?


    以上,僅僅是發表自我的看法。

    既沒有反對巴薩查 先生的言論,
    但也不會因為這篇言論而對自己的生活做出極大的改變。
    有的話,也只是微調。

    很感謝有個地方能讓我發表自己不成才的看法。
  6. GOOSE 的頭像
    多面向應該是沒有錯OO
    不過也許獸族的某種精神是我們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


    或許是誠實或者甚麼的……(?

    要不
    當然在每個場所表現出的自己都是不一樣的
    只有本我不改變而已(?

    獸?
    我真的不能定義阿……(???
    或許真正的獸魂就是真我的存在(啥鬼阿

    每個人定義的獸不一樣,所以專注的點也不一樣(呵呵
    那麼認為伙伴是最重要,那麼依賴及脆弱也就不能責備了??
    ……
    (我好像無法精確的用文字描寫……默默)
  7. 巴薩查 的頭像
    引用 作者: 迷龍
    43
    應該還沒到那邊,我只是討厭那些很喜歡整天不知所謂腹黑還有悲傷的傢伙。

    這世界真的沒那麼多東西可以讓你悲傷,有許多傢伙是活的太幸福,幸福到有時間去悲傷。

    不過那套非常狂傲的東西不應該在這邊出現。

    還有我只叫巴查,不叫巴查先生。

    回歸正題,理念差別在此。

    簡單來說,迷龍的概念是不同場合用不同適性的機體去面對,在學校為學生、在獸圈為獸,本質與應對方式都改變。

    而我的則是不同場合用同一台機體,但是會加上對應配備,本質不變,變的只有應對方式。

    就像脈衝鋼彈的換裝模式相對於另外三台的固定對應場合。

    反正總歸鵝媽說的一樣,誠實。

    在不改變本我的情況下以最單純的一面面對大眾,我覺得這點才重要,人類因為複雜的社交關係,本來就很習慣戴著不同面具面對不同情況。

    言簡易賅吧。

    當學生,就要當一位叫做迷龍的學生!而不是只是個盡學生本份的學生。

    還有反正就當討論看看麻!我又不像Ghostalker那樣還需要寫一篇"如何成為狼戰士"的指導文章!只是單純感想,不是在宣傳教義。
  8. 巴薩查 的頭像
    但是問題卡在那個深度是否可以被接受,與意義跟形象發展到後來大眾化之後的變異。

    就像潮一字起源於日本原宿,當地一群地下的自創品牌,所以潮流原意並不是指流行,而是指一種創作行為,但是後來這些裡原宿的品牌被挖掘出來,近而大眾化與傳來台灣之後,潮字也隨之有了不同意義在裡面,到最後這些自創品牌反而走向另一種商品化方向與失去創作本意,而大眾也以為買這些品牌穿起來就叫做潮。

    但是除了有興趣者之外,大家還不是只喜歡跟隨流行追逐潮流,對本意卻沒什麼概念。

    所以欠缺的是能補足深層與表層間斷層的傢伙,如何用能被大家接受的方式,來表達獸文化的內涵,不過我覺得這點牽涉到文學上去了,一本具有內涵的獸文,而不只是主角為獸人,而內容為打鬥或者18+的小說。

    不過這些獸文通常都是外語小說與內容稍稍為需要思考,但倒也看的出東西方對獸認知的差距,東方比較少文章在歌誦獸性啊!
  9. 御櫻雪弁天 的頭像
    引用 作者: 巴薩查

    但是問題卡在那個深度是否可以被接受,與意義跟形象發展到後來大眾化之後的變異。

    所以欠缺的是能補足深層與表層間斷層的傢伙,如何用能被大家接受的方式,來表達獸文化的內涵,不過我覺得這點牽涉到文學上去了,一本具有內涵的獸文,而不只是主角為獸人,而內容為打鬥或者18+的小說。
    嗚喔,本串最中肯。(!?)

    不過這還真是很難,而且,難到不行。(無誤)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