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毛澤東的美國傳人
由
於 2007-10-09 05:05 PM 發佈 (135 查看)
作者:王丹
出處:王丹看美國的人文與自由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2006年3月8日
最近大陸新聞傳出在我看來很好笑的事情,當局為了避免引起社會思想混亂,關閉了三個號稱「左派」的思想網站。這些網站大都宣傳正統的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提倡重新恢復毛澤東思想的領導地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毛派」份子在社會主義國家無法享有言論自由,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大本營卻可以暢所欲言。
美國有一個「毛派」組織,名為「毛澤東主義者─國際主義者運動」(Teh Maoist International Movement),簡稱MIM。聽起來像是痞子歌手阿姆的名字發音。該組織在波士頓等大學林立的成是較為活躍,不定期出版免費給人取悅的宣傳小報,名為《機關通訊》(Office Newsletter),至今已經出了將近300多期刊,可見其支持資源之穩定。
MIM號稱是「所有英語國家及其附屬殖民地中現存正在形成的毛澤東主義──國際主義正當的聯合體」,並宣稱其成員遍布非英語地區的法國、比利時、加拿大的魁北克以及波多黎各等地區。在他們的宣傳品中,該組織的定位是「堅持碼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革命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為第3世界無產階級的利益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組織」,旨在「結束所有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壓迫,無論是階級的、性別的還是國家的」。
有意思的是,MIM宣布他們與其他共產主義政黨有3大不同訴求:
1.MIM認為在無產階級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奪取政權以後,資本主義的復辟有可能會在黨內新資產階級的領導下出現
2.MIM認為中國的"文革"是人類歷史上共產主義的最大勝利
3.在第3世界無產階級隊伍中,出現了背叛工人階級利益的「工人貴族」,他們已經被帝國主義收買
如果我們把MIM的這3大主張與現在中國大陸出現的所謂「新左派」的主張相比較,,會發現驚人的相似之處。
但是,中國大陸的「新左派」與以MIM為代表的美國「毛派」分子有一點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中國的「新左派」都曾經是統治階層中的既得利益成員,他們反對當局是基於利益因素,認為在社會的變化中他們的集團利益受到了侵蝕或威脅。他們的抗爭往往只限於口號,卻很少關切或用實際行動維護弱勢者的權益。而美國的「毛派」分子則完全是從意識型態狂熱出發,利益考量很少,他們也較樂於投入社會運動,用實際行動為其他社會群體呼籲。在新一波「反全球化」的全球化示威中,西方世界的社會主義者就扮演了積極的角色。MIM也積極關心社會弱勢群體,,他們曾經關切美國監獄中服刑犯人的處境,還曾經上街為「第1國家」領導人Leonard Peltier的獲釋舉行遊行示威。
美國的「毛派」分子是社會大潮中很小的一朵浪花,對社會幾乎產生不了什麼影響。但是他們的存在見證了美國社會的多元包容,也展示了少數存在的價值。相反地,中國大陸包括台灣的左派們倒像是與社會現實越格越遠,也無從介入的一批「畸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