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技能
發送即時資訊給 寒燒 使用...
2012.04.09
本文轉載自假如泰坦尼克號是一艘Z國船 - 曾穎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作者:曾穎
歷史總他娘的驚人相似,泰坦尼克號又在海上與冰山相撞,和上次的天災不同,這次主要是人禍,據說上級有關部門對造船所支出的龐大費用感到不妥,想派審計人員上船來從發動機到螺絲釘進行一次梳篦似的對號入座清查,於是,泰坦尼克就撞上了冰山……
船長知道,儘管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按道理把自己關在艙裡,和船一起沉下去以謝世人也一點都不過分。但他轉念又一想,把船弄沉的又不止是我一個人,別人都可以寫一張檢討書承認自己經驗不足認識不深繳了點學費,自己為什麼就不能?況且,作為船長,在造船過程中,他吃到的回扣已是最小的份額。憑什麼自己要為最小份額的回扣去送命呢?想到這裡,不覺來了精神,他開始在心中盤算著如何遣詞造句,寫一份感人的檢討書,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請那些寫婆婆媽媽電視劇的作家來當槍手,他們的筆,比催淚瓦斯還兇。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El7GVPUl-r0[/youtube]
Babe, come in from the cold and put that coat to rest.
Step inside, take a deep breath, and do what you do best.
Yes, kick off them shoes and leave those city streets.
I do believe love came our way, and fate did arrange for us to meet.
I love when you do that hocus pocus to me.
The way that you touch, you've got the power to heal.
You give me that look, it's almost
二零一一年九月
記憶文學和文學記憶──讀張辛欣自傳體小說《我ME》
作者:萬之
近兩年,每有機會向北歐讀者演講當代中國大陸文學,我的側重都不是詩歌、戲劇或者虛構的小說,而是所謂「非虛構文學」(non-fiction literature)。我認為這類文學在當代中國大陸文壇越來越精彩豐富而且值得重視。其中包括報道紀實作品,例如楊繼繩《墓碑》和楊顯惠《夾邊溝紀事》等等,也包括憶舊散文、回憶錄、自傳、日記以及本人口述別人實錄的文本,我稱為「記憶文學」,例作有幸存老右派撰寫的《往事微痕》、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與《伶人往事》、北島《城門開》、余華《十個詞彙裏的中國》等。之前史鐵生《我與地壇》、徐曉《半生為人》、江青《往時、往事、往思》等也屬於此類佳作。《記憶》雜誌已經成為這類文學的重要窗口。查建英編輯《八十年代》中一批當代文化精英重溫舊夢,北島和李陀編輯《七十年代》中韓少功回憶文革中有關書籍的故事,都是頗有可讀性的「記憶文學」篇章。
「記憶文學」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