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壓利摳米的事情當然是給小獸代勞了。(啥鬼)作者: Owla
當成是國文補救大作戰(大學混一年語文整個退步到一種可怕的程度 ̄▽ ̄)
還可以順便賺樂園幣(楞)
,我們開始吧(等等你真的要做嗎?)
括號裡面的是出處,感謝教育部成語典的協助(這能信嗎?(思))
-----------------------------------
狼吞虎嚥----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
狼吞虎噬----1.和狼吞虎嚥相同。 2.比喻人極為貪婪、殘忍。(元˙無名氏˙鳴鳳記˙第六齣)
狼子野心----豺狼本有與生俱來的獸性,雖自小訓練之,仍難以馴服。比喻凶狠殘暴的人難以教化。(左傳‧宣公四年)
狼心狗肺----比喻人心腸狠毒,毫無良心。(醒世姻緣傳第八十二回)
狼狽不堪----1.比喻處境窘迫,進退兩難,不知所措。(老殘遊記˙第一回) 2.比喻身心疲憊困頓。(宋˙朱熹˙與政府札子)
狼狽為奸----比喻彼此勾結做壞事。(隋唐演義˙第八十五回)
引狼入室----把壞人或敵人引到家中。比喻自招其禍。(聊齋志異卷五˙黎氏)
杯盤狼藉----形容酒席完畢,杯盤散亂的情形。(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
狼狽萬狀----比喻處境困窘,身心俱疲。
狼奔豕突(豕突狼奔)----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狼奔鼠竄----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明˙沈鯨˙雙珠記˙第十四齣)
狼猛蜂毒----比喻人凶猛狠毒似狼、蜂一般。(南朝齊˙王融˙上疏請給虜書)
狼多肉少----比喻財物少而奪取者多。
狼貪鼠竊----狼天性貪婪,鼠天性好竊。形容人慾望無窮,貪得無厭。(明˙于謙˙出塞詩)
狼顧狐疑----狼顧,狼走路時常回頭看。狐疑,狐狸天性多疑。狼顧狐疑比喻疑慮畏懼,深怕別人的迫害。
狼煙四起----四方邊境升起報警的訊號。比喻外敵來犯,戰事迭起,社會動蕩不安。(明˙沈采˙千金記˙第九齣)
粒米狼戾----狼戾,狼藉散亂的樣子。粒米狼戾指稻米穀粒散得到處都是。形容糧食充裕富足。(孟子˙滕文公上)
狗肺狼心----比喻人心腸凶惡狠毒,沒有良心。
狗行狼心----如狗般的行為,毫無倫理,似狼般的心機,陰險狡猾。比喻行為卑鄙,心腸狠毒。(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
鬼哭狼號----形容哭叫聲非常淒慘哀愁。
鬼哭狼嚎----形容哭叫聲淒厲。(兩種解釋感覺有點微妙ww)
虎狼之國----比喻貪暴的國家。(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
虎咽狼吞----形容吃東西又急又猛。(西遊記˙第六十二回)
拒虎進狼----擋住了老虎,狼卻從後門進入。比喻禍患不斷。(明˙張煌言˙復偽總督郎廷佐書)
豺狼當道----比喻奸人掌握大權,專斷橫行。(漢˙荀悅˙漢紀˙卷三十˙平帝紀)
豺狼當塗----比喻惡人得勢,操縱大局。(晉書˙卷七十一˙熊遠傳)
豺狼當路----比喻奸人掌權,專斷橫行。(後漢書˙卷五十六˙張傳)
豺狼橫道(豺狼塞路)----比喻壞人橫行作惡。後亦用以比喻奸人掌握大權,專斷橫行。(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
豺狼成性----比喻惡人性情如豺狼一般凶殘。(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
使羊將狼----比喻讓弱者統率強者,必然難以成功。(漢˙桓寬˙鹽鐵論˙除狹)
首尾狼狽----形容處境窘困,進退兩難的樣子。(晉書˙卷六十二˙劉琨傳)
聲名狼藉----比喻名聲非常惡劣。(清史稿˙卷三二二˙尹壯圖傳)
鼠竄狼奔----形容像老鼠野狼般奔逃。(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如狼牧羊----好像是狼在放羊一樣。比喻酷吏殘害人民。(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義縱傳)
如狼如虎----比喻威武勇猛。(尉繚子˙武議˙第八)
如狼似虎----1.比喻威武勇猛。(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2.比喻極為凶暴殘忍。(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 3.比喻動作迅速猛急。(精忠岳傳第十三回)
羊狠狼貪----羊性狠,狼性貪。比喻凶狠貪婪。(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臥狼當道----惡狼躺在道路上。形容前途凶惡危險。
黃鼠狼給雞拜年----比喻人不懷好意,別有居心。
-----------------------------------
查無資料的(教育部說的啦,真相怎樣小獸不知道(逃)):
【白眼兒狼】 【彪腹狼腰】 【狼狽相倚】 【狼狽而逃】 【狼餐虎嚥】
【狼飧虎嚥】 【虎豹豺狼】 【虎體狼腰】 【虎狼之口】 【虎狼之心】
【虎狼之師】 【豺狼虎豹】 【豺狼野心】 【鷹視狼顧】 【狼嚎鬼叫】
可以清楚的看到超過90%以上的成語都是負面居多。
狼大多被形容成兇殘、狠毒、貪婪(很好奇狼為什麼會被形容成貪婪...)等等我們所謂泯滅人性的形容詞。
當然正面的話就是給人威猛、強者風範的形象。
總之這些成語充分的顯示出人類『自我本位主義』的觀念有多重了。(遠望)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