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轉貼]根除獵捕候鳥陋習 應從改變吃食觀念做起
-
[轉貼]根除獵捕候鳥陋習 應從改變吃食觀念做起
根除獵捕候鳥陋習 應從改變吃食觀念做起
「根除獵捕候鳥陋習 應從改變吃食觀念做起」(李台龍報導) 儘管秋季候鳥過境墾丁的高峰期即將結束,然而民眾獵捕的行為,還是時有所聞,本月十六號深夜,屏東縣警局恆春分局就在屏東縣滿州鄉里德村查獲疑似獵捕灰面鵟鷹的一名李姓嫌犯,並在他的機車置物箱內,發現六隻已經死亡的灰面鵟鷹和三發沖天炮,此舉再度引發保育人士撻伐和社會的關注。恆春分局分局長李金龍說:由於民眾獵捕候鳥的陋習,始終未見根除,因此最近網路上有一封來自屏東的求救信,指稱「墾丁的滿州地區已有五千隻的灰面鵟鷹遭到獵殺每天獵殺七百隻」,媒體也據此大肆報導。因為灰面鵟鷹是屬於保育類的野生動物,如果消息屬實,勢必嚴重影響我國的國際形象,同時也重創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和檢警查緝非法獵捕的士氣,不過,墾管處長施錦芳不以為然的說,這樣的數據從何而來,雖然獵捕行為仍舊存在,但是經過近些年來的宣導和查緝,大規模的捕殺根本不可能發生:屏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呂幸玲也說,從最近幾年過境墾丁的灰面鵟鷹數量統計來看,民國九十三年有二萬三千一百多隻、九十四年二萬九千七百多隻、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三萬一千多隻,呈現穩定增加的狀態,而且今年還是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因此,由數字觀察,應該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獵殺:其實獵捕候鳥陋習未除,主要還是跟當地居民傳統吃鳥的習慣有關,很多獵鳥人都供稱,這是天賜的財富,不捉白不捉,加上獵鷹人為了躲避員警查緝,也發展出一種新的獵鷹模式,也就是好多人一夥,不再單打獨鬥,同時先將獵捕的工具和獵物,藏匿在山區,然後再俟機上山運出,這種犯罪的新模式,以現有墾丁國家公園警的人力,無形中也增加了查緝的困難度和危險度。墾丁國家公園警察劉國信隊長說:民眾獵捕候鳥陋習始終無法根除,這和傳統的吃食觀念有很大關係,墾丁國家公園警察劉國信隊長說,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還會再努力加強查緝,然而要革除獵鳥陋習,根本之道必須從觀念改變做起,這需要社會的共同的努力,更需要時間的進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19/1/5g4x.html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