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日本的怪物,不管是河童、天狗、鬼、雷獸、龍等,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怪物」原本是人類的想像力憑空創造出來的,卻深深影響人類的生活和思想,而且日本的怪物史事實上還深受中國和西方文化的影響。
江戶時代人們把怪物視為實際存活著的生物,怪物可能活在山中、河邊、海邊,怪物也是神和精靈的化身,與人類互不侵犯,所以當時若是看到怪物時,可能象徵著好運到來,也可能代表著不幸即將降臨。 神秘難解 成祭祀對象古代人把當時無法理解的打雷、暴風雨等自然現象,都視為是怪物在作祟,怪物可能會帶來豐收,有時也會招致禍害,人們對於充滿神秘色彩的怪物是又敬又畏,也使得「天狗」「河童」「雷獸」等怪物變成了信仰、祭祀的對象。

江戶時代的人對怪物充滿好奇心,加上中國的「本草網目」「山海經」、西方的法國「大外科學全集」等著作紛紛傳入日本,讓日本人更熱心地蒐集各種生物,並將怪生物詳細分類、比較,也有人收藏各種怪物珍品,因此現在從許多文獻、文物、畫軸中都可看到各式各樣怪物的影子。

位於東京上野的國立科學博物館與生物文化誌學會聯合舉辦的「怪物文化誌展」,將過去的散布在各地的怪物收藏品聚集到東京展示,「科學」博物館展出迷信、傳說中的「怪物」似乎是件很突兀的事,然而其真正的用意是,要用科學的角度來透視日本神秘的怪物史。

天狗木乃伊 鳥貓組合成「天狗」是日本具代表性的怪物,也是山神,天狗有高高的鼻子、手腳有很長的爪,手持金剛杖、大刀、羽扇等,還有翅膀可以自在飛翔,「平家物語」中形容天狗是「似人非人,似鳥非鳥,似狗非狗」,由於天狗有高又尖的鼻子,所以日本至今仍俗稱驕傲的人是天狗。

八戶市博物館至今仍收藏著江戶時代留傳下來的天狗和人魚的「木乃伊」,身長約只有二、三十公分左右的天狗木乃伊,具備了傳說中天狗的象徵。

但是科學博物館動物研究部的川田伸一郎以X光片分析指出,這個木乃伊是用鳥和貓「組合製作」成的,由頭部的形態和齒列可看出,用的應該是貓的頭骨,手也像是貓的四肢,另外從大腿部分和翅膀的特徵看來,應該是用山鷸這種鳥做的。

人魚木乃伊 純手工製成「人魚」在日本各地也流傳著許多傳說,在「日本書紀」中便有關於人魚的記載,一直到江戶時代人們都相信人魚是實際存在的生物,而且中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吃人魚治病的記載,所以江戶時代也有記載指出,日本與中國、荷蘭通商交易時,也買賣人魚肉、人魚骨和木乃伊等。

國立科學博物館同時也鑑定了八戶市博物館收藏的人魚木乃伊,該館理工學研究部的鈴木一義以X光片分析指出,這個人魚標本的身體內部根本沒有頭蓋骨、脊椎骨等骨架,上半身完全是手工做的。

雙頭部是用紙塑做的,張開的嘴中間黏的是魚嘴,而且頭部和身體是用木棒固定再用繩子綁起來,肩膀和手則是用鐵絲固定,下半身是用木頭做的,表面再貼上魚鱗和魚鰭等。

巧奪天工 標本輸出海外原來江戶時代的工藝師傅手工精巧,他們可以把各種動物的肢體黏合起來,將傳說中的怪物做得惟妙惟肖,以假亂真,這些怪物標本還輸出到海外,現在在歐美仍偶會發現當時的「怪物工藝品」,大概就像現在日本人氣的卡通、電玩「口袋怪物」般,在海外引起一陣旋風吧!

此外,八戶市博物館收藏的許多「人魚的爪」,科學博物館認為是在海邊檢到的鯨魚或其他大型動物的牙齒。群馬縣松井田町發現的「天狗爪石」化石,後來發現根本不是天狗的爪,而是鯊魚牙齒的化石。

日本明治時代西風東漸,已慢慢不再相信怪物的存在,但是儘管現代科學無情地揭開「怪物」的神秘面紗,天狗、河童仍活躍在日本人的文化和生活中,有專門供奉河童的廟,也有描繪天狗的戲碼,人們對怪物的好奇心似乎依然旺盛。

http://times.hinet.net/news/20061031...d88c763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