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好像是說,從龍的世界來到人類的世界,披著人皮的龍的心聲(呆)?
我這國文只在合格線上低空飛過的傢伙,果然看不太懂(死)。
呃?披著人皮的龍囧?

(略)

以上的文字,是暗示人類是處於食物鏈頂端嗎?
大致如此。

(略)

但是,主角是第一次到人類的世界。
對這個世界不熟悉的他,有什麼理據可以知道,人類違反了法則,處於食物鏈頂端?
以公認龍的種族數量,相較於人類爆炸性的成長,以生物觀點而論,一個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種族相對而言不應有如此高的密度。這意味著人類統領著食物鏈卻沒有善加控制與注意,一個生態系中金字塔頂端密度太高容易造成該區供需平衡不穩定。

(略)

同理。人多不代表它是集權統治呀。

所以,我想在這一部份,多加一點說明會比較好,以免使文章變得斷章取義。
  無言的天空,泛著灰黯朦朧的迷霧。無奈的花草樹木,痛苦地努力挺直殘破的身軀,掙扎著搖搖欲墜的靈魂,往高處的迷霧拚命地伸展,似乎想揮去陳年的陰霾,呼吸到真正自然的清新空氣。

牠已經對人類社會針對自然的部分做過初步觀察,上述段落體現一種存在於之中的自然生物,面臨到痛苦窘迫的境界。

  在這世界,人類好像特別具有存在感,其他的動物則是一文不值。

沒有存在感的原因,似乎並不是牠們絕對地不存在,而是人類超過自然法則的數量壓抑了牠們原有的氣息,相對弱勢漸漸地造成絕對弱勢。

(略)

我不知道我要怎麼理解這句文字。這是指,因為幻想和事實能同時存在,所以主角便存在;還是,因為主角認為幻想能成為事實,所以他便存在?
在下所要表達的是前者,但若是容易造成讀者混淆,那在下應該檢討一下如何正確引導讀者(伏)。



  每天的例行公事,清理自己的身體與雙爪,不知為何卻有種不協調的感覺

不協調的地方,是指每天的例行公事,即「清理自己的身體和雙爪」?
不過,上文提到,似乎因為主角是龍,看見有太多的人類,違反他一直認定的自然法則,才會覺得不習慣。

另外,要談上協調不協調,不是應該要拿至少兩種事物作比較嗎?
不過在這句裏,似乎只看到「例行公事」一個事物而已。
嗯,牠每天都會做的事情,卻搭配著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身處在該環境之中,雖然已經勉強自己地身體適應,一時之間心境卻仍沒有辦法完全接受,故有「不協調」的感覺。


嗯,我這個國文白痴就是有那麼多地方不明白(死)。
所以,還望不吝賜教(茶)。
謝謝你的指正與疑問,讓在下能夠體會自己文章給他獸的感覺與想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