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默殺]......

瀟湘的這首詩,讓我所產生的印象是鬼城
說到被翻譯得面目全非,就不得不提駱駝祥子。如果說音律與雙關是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那麼更動劇情,意義的變形就顯露譯者存心的過錯。

初始作者建造個人所期望的城市;每一次遭受解讀都必須經歷重建,但盡力維持原貌。這是我們費心維持的穩定,而一旦承受了巨大的變動(例如翻譯),這座城市就會開始崩毀,逐漸成為失去原先期望的鬼城。

就算原作者親自翻譯自己的作品都很難克能的原罪,語言分歧所產生的思想之種會開出不同的花朵。
即使如此,還是不放棄語言或文字傳遞思想的可能。
改面了面貌,依然會以同樣的本質歸來。

------------------------------

身為讀者,我要求自己回溯曾經感動我的文章原型。(不過我現在的外文能力只能解讀簡單的英文)
身為譯者,我的目的是煽動讀者回溯原作的渴望;夾雜在翻譯所參入的期望之中,欣賞我所見的世界。(翻譯畢竟會受到譯者主觀影響啊)

所以,我景仰著偽神之書,但並不打算追求。
在神殿倒下的犧牲者們,他們流出的血,開育了一片片的花田。
我帶著惡意,微笑著,在這片薰衣草的花田裡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