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體+1
友情和愛的絆是無敵的啊啊啊啊啊!!!
小團體+1
友情和愛的絆是無敵的啊啊啊啊啊!!!
←←By 弁天,超棒的說
↓↓↓↓請不要相信下面的鬼話
SkyKain 在 星期八 十三月 32, 2008 25:61 半夜 作了第 9999999999 次修改
單獨行動+1
小犬可能習慣了吧 除非真的是有人在這次事件中找尋我當同伴
或者當夥伴
但往往事件結束之後團體就會散掉了
通常如果小犬進入團體 會待的久了話 通常都是大團體居多
旅犬 - 到處亂跑的狗狗 (炸飛)
獨行+1
我不是不喜歡團體啦
只是自己一個比較自由吧
想幹麻就幹麻
嚮往自由的天空
奔向遼闊的大地
總有一天
會掙脫一切束縛
回到屬於我的地方
小團體...
大團體可能會有窩裡反
獨行可能會有無法解決的事
所以小團體最完美啦@@
不用有複雜的分工也不用特別去擔心事情做不完
互相照應就可以哩XDD
手中掌握的一切盡是虛假,心中充滿的一切全是幻影。
毫無溫情可言的世界,因為空虛而更顯冷漠。
該怎說呢?
先回答巴薩查的:
確實要看是什麽團體。我說的團體首先是信仰模式的,由統一規則作爲基礎。
如果真的是正義和私情之間的選擇,我想我會說:
“我根本沒有違背正義的朋友。”
再回答瀟湘的長篇大論:
團體和群體有一個區別。那就是,團體必須自己承認一致,而群體可以讓別人根據共性而劃分。所謂德國人的性格,實際上是群體,而不是團體。
舉一個偏僻的例子。
就如同外面的人說“共産黨員”,這就是一個群體。
而團體呢?“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托洛茨基主義者”“斯大林主義者”“毛主義者”“民主社會主義者”“文化革命派”“馬列綱領派”“紅軍派”這些才是團體。西方把他們當作完全一樣的敵人,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有天大的不同(所以我想說盲目反共的人是傻瓜——盲目做任何事情的人都是傻瓜)。他們彼此之間甚至可能會把對方視作敵人,而且有的時候他們彼此的確是敵人。這就是團體和群體之間的區別。
我所屬的則是馬列綱領那一派別,我確實享受到“團體裡每個人想法都一樣”的感覺。當遠在歐洲的同志發來賀信,或者是加拿大同志和我們討論理論的時候,能深刻的感覺到:我們無處不在。不論是哪裏,都能有溫暖的問候。信仰帶來了信任,就算是素未謀面也能迅速混熟,就算是別離很久也不會産生怨言。那是與感情無關的感情,信念能成爲最牢固的心靈紐帶。
而對於社會秩序這東西,你可以說人們沒必要遵守、有權利破壞
但我更認爲,人們保護它的願望將是更優先的。有些人不在乎自我毀滅。但是他們無權拉別人陪葬。
當人們必須放下自由的時候。
那就應該放下它。
他的決心就如你翻騰的雲底,風雨和雷霆絕不將敵人放過;
他的信念就如你光潔的雲頂,將永遠凍結的高空,鋪上白色。
他的勇氣源於你直沖天頂的風;
他的堅韌正如你那鐵砧般的輪廓。
我的看法不同
人只會為了避免改變而保護習慣
而且是自身的習慣而非社會的習慣
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思想絕不等同
能被自身所察知的只有部份自我
主導自身行為的乃是自身之自我而非他人之自我
所以人絕對不會保衛他人利益
因為他人利益絕不會在被自身自我體驗
會有疑似、彷彿保護他人利益的行為
必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此處的「利益」同時包括情感與理性
前者如與伴侶想處的欣喜,後者好比薪餉
社會秩序是習慣累積而成
法律、權威都來自於習慣
而每個個人的習慣又會繼續累積
並且取代先前的習慣
社會秩序的變化就是如此
人每分每秒都在破壞先的秩序重新建立
會保護,只有在變化超出預期的時候
至於自我毀滅和陪葬……
依我之見,干涉他者是自然權利
包括言談、文字等一切直接交流
乃至於有限資源下無交集競爭
都是干涉
之所以為自然權利
是因為此權利既非出於法典、習慣等人工之物
乃歸諸自然,以為萬物之基本權利
說自由以不干涉他人的自由為限度
其實只不過是因為自由無限而
人大抵不希望自身存在受到影響
所以才會各自退讓而成為如此均勢
或著說,不是這種情形便容易有紛爭
正如由定義空間中一點向四周射出的力線
在數量無限充斥空間的情形下
如果不是有相同的質,點便會移動
也就是變化
當變化超出一定限度,便是紛爭
然而這不是停止行為的理由
因為上述所說乃是對行為的闡釋
有無權拉人陪葬,我以為是有的
而且不管對方同意與否
在明知必死下衝鋒的殘軍
或著是同意一併自我毀滅
然而殉葬則為必
只是個體有反抗甚或攻擊、殺死個體的自然權利
拉人陪葬也要注意反撲
然而更多情況下
我想是因為預估利益不足以冒此風險
所以才不會進行
好比會受人非議或良心苛責等等
至於自由該不該放下
我以為放棄自由乃是完整自由的必要條件
不過承上所述
自由唯有自我有權放棄
或因懦弱膽怯、勇敢果毅
只有自我能放棄自由
Tu fui, ego eris.
頭像感謝熾祈。
不過這說到底還是理論上的空談作者: Ghostalker
就算是信仰
群眾思考有著一樣的結果
但是並不代表思考路徑會是一模一樣
也可以說
生命會有不同的理由與想法去相信同一件事物
所以這個統一規則是指"結果的統一"而不是"過程的統一"
過程的統一應該要叫做洗腦了= =
逼迫對方用同一種思考模式來達成相同的結果
Ex.
樂園中的大家都是獸(規則統一)
雖然就結果來說我們都是獸(信仰統一)
但是我們成為獸的理由並不相同
你可能是因為喜歡跟想要而成為獸
而我則是因為必須成為獸來面對世界而成為獸
結果一樣
路徑不同
至於再提到正義
什麼叫做正義?
充其量不就是大眾意識與道德觀念綜合判斷的結果?
解釋成
沒有違反"自己與大眾所認同的信念&行為"的朋友
所以說?
其實我的正義是“不可對無辜者造成傷害”這也應該是其他所有正義體係的基本,亦是所有能夠維持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基礎。否認這一條,只會帶來動亂。
而至於樂園的獸,其實我根本從來就沒把這個概念當作一個整體。我堅持認爲這裏面有各種獸,而我則是“因爲摒棄人類的惡習而加入獸群”的那種。而且實際上過程上的統一意義並不大..
他的決心就如你翻騰的雲底,風雨和雷霆絕不將敵人放過;
他的信念就如你光潔的雲頂,將永遠凍結的高空,鋪上白色。
他的勇氣源於你直沖天頂的風;
他的堅韌正如你那鐵砧般的輪廓。
個人比較偏向小團體!
當個獨行俠
雖然不會遇上夥伴間"意見不合"的情況
但是個人力量始終有限
再看大團體和小團體
小團體較能凝聚感情
所以就選...
【忍獸界】通靈忍…▽信犬
感謝那岐送的頭像
0
此篇文章於 05-07-2015 01:42 PM 被 時間貓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