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狼王的話:
這種情況叫做“不負責”哦。假如核電站的管理者因爲繁忙而離開控制台呢?機場指揮塔的調度員因爲疲倦而停止監視空中呢?這些都是罪過哦~都是很容易引起重大事故的。
對於瀟湘:
所謂的最終世界,它的特點就在於人們能從任何一個人中得到感情利益。以及,實際上還有“榮譽利益”這種東西存在。
下雨天之後,學校林地裏的蚯蚓爬上街道,而我則甯可在晚上11點時把它們一一撿起來放回泥土地上,爲了不讓他們被幹死或者碾死。我和蚯蚓有親疏可言嗎?我能從撿蚯蚓獲利什麽?我所能得到的只有良心安慰,只有我自己的榮譽感而已:“我不是個見死不救的人,當需要我爲了拯救而作出犧牲的時候,我沒有猶豫”,這就是在某些時候比實際利益或感情利益更加讓人向往的榮譽利益。
對於VARARA所說的“把天堂帶入世界”:
世界本身不僅僅需要互助的道德,還需要一個適應這種結構的框架體係~沒有框架體係,道德本身也很難維持;就如同中國先後宣揚過許多道德,可是真正做到的並不多——本質上來說,這是因爲政府並沒有拿出合適的框架來維持這些道德。
相比教徒們傳播福音而言,共産黨會同時注重設計、嘗試、建立和推廣這種框架,用以維持道德~
其實我有一個“沙堆模型”,意思就是生産成果(沙粒)從天上降落,而沙盤上的每個單位面積則代表著社會中的人。
奴隸制社會是由沙盤上零星沙粒(奴隸)和幾個陡峭的沙柱(奴隸主)所組成的。而追求平等的本能——地心引力——則會吸引大家發動革命。一旦革命成功,沙堆坍塌,沙粒(財富)就能分到周圍的空格子(窮人)中。
封建制社會則是表現爲一個高聳的中央沙堆。這個沙堆是固定的,因爲君主是世襲的。
而官僚體制呈現爲一個或幾個緩慢移動的沙堆。裙帶關係和私人關係主導著沙堆的走向。
接下來,民主——自由式社會,它的謊言就在於,它根本沒消除沙堆!所謂的民主就是人們可以自己選擇安放主體沙堆的位置(而且這幾個位置還都必須是有敦厚的沙層基礎之處)。而所謂的自由就是說平民可以自己聚攏小沙堆。但是沙堆本身,以及沙堆崩塌的危險,根本沒有被消除。當社會本身的沙堆過於陡峭,以至於一兩粒砂的墜落可能會引起大坍塌的時候,政府就會動用國家力量(可以想象爲淩駕於沙堆之上的手——沙粒的下落也是由這只手分配的)去撫平一些陡峭的坡(如這次經濟危機中的救市),以防止整體坍塌。但是只要沙粒下落的速度不均等,那麽永遠會有越來越陡峭的沙堆,永遠會有崩塌的危險。
而如果想要超越這種危險,就必須杜絕高大的沙堆。必須使得沙盤上每一個位置的落沙速度相等。這樣的結果是整個沙面以持平的狀態慢慢增高,而不會出現崩塌。而這——從它各方面特點來看——正是共産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