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隔了這麽久,也很難一個個的說了,於是幹脆就一次性說完好了。
對於所有推崇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或者“努力就能成功”的人...我只想問問:假如所有人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那麽是否所有人都能擺脫貧困呢?而實際上恰恰相反,資本主義國家最賣力的人是窮人。
1918年蘇俄在沒有資本家幫助的情況下穩定了盧布彙率。而1929年在所有資本家都認爲情況良好的前提下,經濟危機還是爆發了。經濟學家並不一定是資本家。而工人缺乏知識也並不是因爲他懶於學習,而是資本家對他進行時間和金錢的剝削,從而讓他無法學習(雖然資本家聲稱他們“完全有權利學習”)。打破這個體係,工人就能取得足夠的知識,能獲得足夠的經驗,能獲得管理工廠的經驗。
而資本家離開了工人之後,只有兩種選擇:變成勞動者,或者變成乞丐。所謂的發達國家高層退役人員過起平凡生活,那是因爲他們已經放棄了資本家身份。一個“純的”資本家,即只能通過剝削獲得利潤爲生的人,是不能離開工人的勞動而生存的。
對於北歐諸國,相比起正統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更傾向於社會民主主義。其特點是高福利。社會民主主義是一種“半社會主義”的思潮,其特點是贊成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學說,但是又反對國家專政。社會民主主義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共産主義階段之間的一個形態,它無法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環繞中誕生,而至少需要讓資本主義國家不對其進行幹涉才能漸漸發展,就如同,資本主義國家爲了對付蘇聯而拉攏北歐國家,才讓社會民主黨得以生存。可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缺點是對資本主義國家有過大的依賴性。瑞士成爲一個中立國,正是因爲它只能是中立國,只能生存在列強施舍的和平之中,而無力捍衛自己。一旦東方體係(俄國,中國,中東)徹底垮台,那麽很難說資本強國會不會用對待冰島的態度來對待瑞士以及其他北歐國家。
瑞士是最有名也最優秀的福利國家,但是諷刺的是,瑞士的政府是委員制政府,正和列甯時期的蘇維埃代表大會非常相似!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西方對冰島的冷淡,簡直是完全可以想象的,這是資本運作給人帶來的必然後果。這就如同英法美坐視納粹入侵西班牙一樣。而俄國支援冰島,也絕不是出於“蘇聯的同志式的人道關懷”,而是新沙皇想要在北約環繞的緊張局勢下拉攏一個盟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