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巴薩查
看來你還是沒完全頂到zz
上述所指獵食優勢不是指你吸收養分的能力
而是指各種先天與後天對於生存上的優勢
藉此來克服你所說的東西
舉凡肉食動物發展出群體觀念
為了要保持自身個體的生存
所以才演進出各種專門用來生存的技能

也可以說成正因為高階個體獲取能量的方式不如中低階簡單
所以才會藉此產生各種因應措施
像是團體生活.狩獵技巧.用計謀甚至到欺騙

當生態系自成一體不受外力影響
消耗的能量跟生產的能量供需平衡時
肉食性動物天生的優勢會被突顯
有效率的獵食方式與團體社會固然有優勢
但重點在於自然機制下
這個能量消耗不會過量
而是剛好保持在出=入


不過驗證前半段敘述的好例子就是人類
人類從小聚落發展出部落
甚至用自身能力狩獵技巧以個體或團體打獵
然後再發展出畜牧
人類的確是利用他們的優勢生存下來

另外餓死問題並不只單純純在於肉食性動物
草食性動物受環境改變影響而餓死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才說食物練息息相關的平衡

還有這牽扯到心理學上了zz
自我跟活下去應該是相等的存在
你有自我才會想活下去
你活下去才有自我
但你說的自我應該是馬斯洛金字塔的第四階-自尊
因為民族主義追求歸屬感的同時也在追求所謂民族自尊
我所謂自我概念乃指
你自己對你最基本的認知
代回你說法裡面就是指
那群農民就是因為有自我才知道自己是個人類農民
並以人類與農民兩種身份所具有的生存技巧來活下去

= =
話說下次討論的時候能不能不要用這麼多人類理論啊zz
我發現我原來一直沒有下定義囧
OK,那麼來下定義吧,否則很難討論:
不公平這個慨念運用在生存權利之類是法國大革命的時候
當時歐洲各國仍採用君主立憲和農奴制
下層人民的普遍先天權利被抑止,成為容克和地主、貴族的附屬
所以不公平的定義理應是:
天賦生命先天的權利,但先天的權利被後天抑止,即為不公平
當中不包括因攝食而傷害其他生命


食草的「劣勢」不是因為後天造成,也就算不上「不公平」啦

然後,我又看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你以「獵食優勢」作為判別原則。
獵食基本上是獵食者的技能,草食者沒有;
更大的問題是,這個原則涉及範圍太小,缺乏廣度
所以比較時會有一邊倒的問題,結論會錯掉。
所以以「生存優勢」作為判別原則會比較好。
生存優勢之中,肉食有獵食技巧和體能,草食則有攝食能量優勢和快速繁殖能力,有時候,更有超越肉食的戰鬥力(河馬、大象、犀牛
就像是玩遊戲,你不可以用攻擊力作原則判別誰強,所以別人弱,於是結論是不公平。
雖然別人攻擊力不足,卻可能以防力和 HP 補足,大家是相當的。

>>獵食優勢不是指你吸收養分的能力
>>而是指各種先天與後天對於生存上的優勢
>>藉此來克服你所說的東西
植食者沒有需要克服我所說的東西,所以沒有需要「獵食優勢」
但你卻以此為判定條件,大家前提不一樣…那麼…
你也太過…應該怎麼說?(汗

而且你太著重於生物的社會文化為優勢,但不要忘了,它們也是生物生存的適應結果,與物理上的條件是沒有高下之分。
所以正如我前文所述:
>>就像是分派同數量的升級點給各種族,只不過食草升級繁殖力和攝取力,食肉升級狩獵能力

再者,「優勢」一詞也成為你的致命傷。
所謂「優勢」,基本上己經是相對於平衡的慨念,平衡會被破壞。
所以一旦如你所言存在肉食生物的優勢,生態系統是不存在平衡的。

而你所提及人類的例子,正好作為我的論證(笑
呀,還別忘了人類是雜食,不可作為食草或食肉任何一方優勢的證明
若果以你的思路去看,則各自各能夠生存的,都有優勢
只不過優勢的範疇相異而己。


還有一點,你太過以 a 與 b 關係去確定優勢
要有正確的結論,必須以個別的對等能力去判定,而不是關係

否則會出現類似「魚游水很快,狼能夠抓到魚,所以狼游水快過魚」的謬誤

對於所謂的社會結構,你也不能夠忽略植食者也有社會結構
例如象群、毛牛群,結構很清楚,也有集體對抗獵者的技巧和文化
但你又忘了獨行俠的肉食獸如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