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事, 在學院讀美國免疫學歷史時有粗略的提及. 所以大概內容已略知一二:
http://en.wikipedia.org/wiki/1925_serum_run_to_Nome

看過文章後, 有以下少少評語,
1. 如果可以, 請用西曆紀元表示年份. 原因事發點為美國, 非台灣. 所以用西曆年份表示會較切給時代背景, 而且易明白 (留言者為香港人, 不懂民國年份換算方式)

2. 我從你文中看見你喜歡使用清未民初時期的用詞格式, 間中穿插在話句之處. (不知道你是而已到達我曾祖父的年紀? )
雖然這是有趣的表達, 但要注意舊式的用詞造句方式與現今的格式不同. 在讀你的文章時, 有如在現代英文文章中穿插著古英語或拉丁文.
這或許是另一種創作, 但其句子本意有著含胡不清, 錯亂之感.

希望你別介意我的評語.
在翻譯文學方面, 翻譯不完整的情況普遍. 這是基於用詞表達上的差異而引起, 也是無可避免. 若想真的全面了解原意, 就只好從原文入手了, 也即是原本的書寫語言. (也因此, 要盡可能學習多於2種語言和2類文字, 不能以自己本身已有的文化去滿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