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造字法則來說

『牠』....這個字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好分類文章中所指的對象是什麼,而不是混在一起使讀者分不出來

例如:
『它』....指非生物體
『她』....對象是女性
『祂』....所指的是神祇
『牠』...所指的是動物
『他』...原指男性,後來經女權團體抗議而在近代變成中性詞

原意並無歧視的問題,創造之初,目的是分類用使讀者易瞭
有興趣去翻『說文解字』
.........................................
關於"禁止寵物進入"這事...

並不事每隻動物都有教養.........總不能立個『有教養動物才能進入』吧!(關於有無教養,又是主人主觀的判斷(某些沒水準的狗,主人也認為他很有教養)

大部分的動物都是依照自己的本能行事
.............................................
在某些場合,你能忍受一邊看電影,隔壁的狗在叫嗎?或是在圖書館時,狗亂叫?
或是吃飯時,兩隻不順眼的狗在你面前打起來?
還得一邊吃飯一邊忍受動物的騷味?

還是在有氣質的書店裡看著狗當場找到伴交配起來.....

還是逛百貨公司時,一條狗在到處尿尿畫地盤....或是亂甩亂抓東西,隨地大小便

或是家裡開咖啡館,辛辛苦苦弄好的花圃被客人的寵物挖得亂七八糟、東西亂啃...

如果說你會控制牠的話,實在是太理想化、想太多了...
養過中型甚至大狗的就知道,當他不聽話時,會丈著牠的體型和力氣耍任性,甚至認為你在跟他玩,結果滿場跑,管都管不動,抓都抓不到...
就算你家的寵物很有教養,也無法保證別家養的不會白目的來惹你家的寵物
............
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人和動物太親密
例如你吃飯時看著對面坐的人一直跟他的寵物玩親親,或是舔來舔去,食物互吃....

飛爾就有親身經歷

飛爾在泡野溪溫泉時,池水是由源頭一池池流下來流到所有的溪邊水池
但就有一家白目,他很愛他的狗,結果他就讓他毛都掉光的癩癘狗一起泡,說是用溫泉治皮膚病

但他想源頭的水比較純,治病起來比較有效果,所以挑最頂端的那一池泡
完全不管下游人的想法,任他泡過癩癘狗的水一池一池往下流,污染了所有的水池搞的所有人都氣得要死
..................
如果說這是主人的管教問題,但你無法當場判斷主人的教養方法或是寵物的教養度

所以乾脆就只好立上『動物禁止進入』的告示牌
適時有限制是因該的,因為並不是每個場合都適合動物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