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部分就看到奇怪的邏輯。(汗)
嚴格說,並不能算是錯誤。只是我覺得,擁有記憶能力的時間,應該比學懂語言,有「獵物」「人類」等意識來得更早。還記得,最早最早的記憶,是母親癱在地上,口吐白沫的畫面,「孩子」母親喘著氣,伸出了慘白的舌頭
「想在野外生活,你要比獵物更聰明,要比人類更機智,懂嗎?」
回答她的,是一串串珍珠般的眼淚。
從此,他再也沒有見到母親
可以只寫「小時候」,避開一些誤解。
接下來,第二、三段也讓我覺得奇怪。
如果狼群是被人類襲擊而被迫群遷的話,那麼為什麼只有主角會留下來?
從此可見,主角應與狼群作息。然而就此看,狼群受到襲擊,主角卻若無其事地睡大覺,沒被驚醒,沒狼帶著他走,也沒人類在當時就獵走他……隱形術?(汗)他張開眼皮,映入眼簾的,不是父親慈祥的臉龐,
最好可以從上文中找出例證,證明狼怎麼無私、堅毅、團結。「誰說的?我們有人類沒有的,這點我們都知道,我們不自私,我們不放棄,我們會團結,我們只靠牙齒和爪子就能做出東西,這些,人類做得到嗎?」
只是從上文我就覺得是狼群丟下主角不管,呃……
最後是行文標點。請使用全形標點符號,且「!」「?」每次只能用其一,不應連用。
而「~」應作破折號「——」。
綜觀全文,流程雖然清楚,不過步伐稍嫌過快,從兒時、某夜、翌日、翌日夜晚中的過度太急,使得讀者難以產生共鳴。
末尾更是過分草率,浪費了前文的鋪陳,有點可惜。
其實閣下已寫出核心「復仇」,只要抓緊這條主線,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細心刻畫起、承、轉、合四層次,本文會是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