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從紅海軍吸收了不少元素~比如那個艦島,就是紅海軍特有的風格。而從時代上來說,確實應該算是鐵甲艦,只是明輪鐵甲艦的改進而已,取消了明輪和普通的鍋爐,轉而用一些奇幻中特有的方式來供能(這裏穿越了,汗)

不過我倒真的很少提起航空母艦...在另一套科幻的設定裏,林盟的主力“巨浪級”是巡洋艦,而“八月級”則是戰列艦。不過它們真正的邪惡之處在於搭配用的小船“奮進級”。

奮進級能進行全頻段電磁波的阻斷式幹擾,當然對敵我都幹擾。但是依賴著衛星導航、海軍航空兵、巡航導彈等等先進技術的C.T.Navy受到的是毀滅性的打擊;而航速快、射程遠、用摩爾燈和旗語通信、帶著光學測距儀的林盟海軍反而不受影響。經測試,只要有複數的“奮進級”做出幹擾,那麽就連反輻射導彈都無法進行反制,只能用古典手段應對。而在這時,混編出動的“八月號”、“翡翠林盟號”、“巨浪號”、“怒濤號”這四艘主力艦就成了對手的末日。這些鋼鐵怪物像樓房一樣耀武揚威地聳立在海面上,但是過分依賴偵查優勢的新式艦船航速反而比不上它們快。在幾十公裏外光學測距儀就能對敵艦進行定位,然後460mm火炮的炮彈就會劈頭蓋臉砸過去。C.T.Navy的戰艦要跑也跑不掉,要反擊的話,他們的艦上已經沒有超過200mm口徑的火炮了,“劍旗魚”反艦導彈也只攜帶500kg炸藥,撞在八月級的主裝甲上只能當爆竹聽響...

在交鋒三次之後,C.T.Navy被迫轉而嘗試古典艦船設計。但是此時他們已經落後了一大截,同樣作爲工業化文明,林盟海軍的想法比他們更邪惡得多。他們也嘗試過用群狼戰術,但是很快八月級上配備了一種每分鍾能發射70發炮彈的二聯裝127mm中短程火炮,小型魚雷艇在127mm炮掀起的沖天水柱中連完成魚雷發射都很困難。三個月後,陸地戰開始進入膠著的消耗戰階段,C.T.Navy在另外失利四次之後(“鍛爐”號巡洋艦被擊沈,“王座”和“統治”號航空母艦被擊沈,“遠征”“權威”“命令”三艘戰列艦被擊沈一艘,重傷兩艘),不得不承認失去了海上優勢。

又過了七個月後,考斯特裏陸軍C.T.Army也被林盟虹軍逼回了首都,第二次種族大戰的大局已定。絕望的考斯特裏內閣下令鑿沈所有港內戰艦,炸毀所有軍工廠、鋼鐵廠和煉油廠,切斷電線、鐵路和橋梁。

半個月後,林盟虹軍占領了考斯特裏首都以及大部分領土,逮捕了原內閣成員,扶植了一個反戰派的政府並與其建交,第二次種族大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