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36 條

主題: 醜陋而卑賤的格言(2015/4/23終結)

混合查看

  1. #1
    猛狼 狼狗傑 的頭像
    註冊日期
    Nov 2006
    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359
    種族
    半狼半犬
    頭像出處
    TYPHOON
    樂園幣
    5,774.18
    25
    在 43 個帖子中被讚了 66 次

    勳章欄

    醜陋而卑賤的格言

    §

    「小木偶說謊鼻子會變長,那如果他說他的鼻子要變長了呢?」我翻《哲學哲學雞蛋糕》看見的例子。

    對我來說,這種想像出來的規則/矛盾,正曝露出語言與人類思維的創造性:現實中不存在的狀態,人類的語言與思維可以表述。虛構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建立一套規則,然後從中發現/發明矛盾更是偉大。

    矛盾往往比確定的真理更精采。

    §

    男人總抱怨女人的心怎麼那麼難摸透,其實女人更怨男人怎麼都不懂她們的心。

    C:其實格言裡的男人和女人是可以互換的吧

    §

    ...Jesus answered, "You say rightly that I am a king. For this cause I was born, and this cause I have come into the world, that I should bear witness to the truth. Everyone who is of the truth hears My voice."
    ......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真理做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約翰福音18: 37)

    這是<約翰福音>中,羅馬總督彼拉多丟出那個「甚麼是真理呢?」的著名問題之前一節的內容。在這一節中,耶穌是王這一點,似乎比後一節的「真理」更重要。「凡屬真理的人都聽我。」真理成了統治與轄制的標誌。(不受王轄制的都不屬真理。)真理成了「王應該見證的」:建構真理,乃掌權者之責任。真理與順服權柄有關。

    「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馬太福音7: 29)

    《聖經》強調「信而稱義」「信而得救」「信耶穌得永生」:相信一個語言/文字陳述,它便變成了「真理」;相信把一個對象聖化的陳述,那對象便成了權威的存在。選民的相信,是權柄的來源。先知說的預言不被視為真理便是因為他們沒有權柄--沒有人相信他們。彼拉多問耶穌何謂真理,其實就是問他說了什麽,讓人民認為他說的是真理,乃至認他為王:靠什麽樣的陳述得了權柄?真理在此被視為取得權柄的工具。

    「強權即公理。」林肯說︰「從古到今的歷史告訴我們,強權即公理。但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應該將這句諺語反過來說,即公理造成強權。」想想中世紀教會如何壟斷真理的詮釋權與建構權。再想想地動說、進化論等科學理論如何與教會爭勝,而現在又如何在社會的集體認知中,與創造論等教會科學理論拉鋸。真理與權力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絕對的反抗者不承認真理,他們永遠反抗既成的權柄。一個人之所以有權柄,正是因為真理(看似)站在他這邊。反抗權威,就是懷疑(權力建構的)真理。後現代主義正是這樣的姿態:因為持續反抗權威,所以乾脆取消真理,取消神,取消一切的穩定。因為權力是可疑的,穩定是可疑的,真理也是可疑的。權力剝奪自由,真理也是。

    (自由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它只是一種比較而來的幻覺,而這就是真理:一切看似渾沌,渾沌卻仍遵守一種秩序,沒有人事物能脫離秩序而完全自由。)

    反對權力壟斷者的人小心,不要連真理都否認掉了。不能因為普世科學家大多為白人男性,便認為普世科學被白人男性扭曲,而提倡要建構一個什麽黑人科學、穆斯林科學,或不懂科學者的科學。


    Jim Allen→ Jim Hawkins→ 狼狗傑
    拙作《寒風與雨雲們》已在DL連載到第二卷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將勇,忠魂依舊保遼東。(袁崇煥)

  2. #2
    猛狼 狼狗傑 的頭像
    註冊日期
    Nov 2006
    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359
    種族
    半狼半犬
    頭像出處
    TYPHOON
    樂園幣
    5,774.18
    25
    在 43 個帖子中被讚了 66 次

    勳章欄

    醜陋而卑賤的格言(終篇)

    §

    以下兩段話出自批評我寫的這些格言極為中肯的forget:

    「是否這些格言的撰寫者,與閣下所描述的那些先知預言者一樣,他們渴望自己的格言就是真理,渴望自己的格言可以成為真正的箴言,但其實禁不起不同角度的驗證。」

    「格言可以再三思考然而覺得很有道理,正如聖經箴言一般經得起考驗,但如果經不起考驗,的確是醜陋而卑賤,但並不是先說自己的東西醜陋而卑賤就可以自命為任何更高貴的詞彙。」

    我敢說我寫的這些格言若是失傳,無人再讀,這兩段擲地有聲的批評依然會流傳下來。

    儘管我看到這些批評的當下一點都不高興。

    §

    這是一個S的世界,只有當M才會活得快樂。

    §

    我未見如來而白佛言:勸人不爭,不如不勸。若勸人不爭,則為人說:「勸人不爭者,實非不爭者。」

    我未聞如來而聞佛告我:是也,「勸人不爭者,實非不爭者。」若勸人不爭,為人說:「勸人不爭者,實非不爭者。」則說「是也。我勸人不爭,實有所爭。」

    §

    書是一種觸發思考的工具,不一定能提供你要的答案,答案要自己去找。

    §

    叔本華把生命中的痛苦和厭煩看作不同的兩件事,沒有痛苦就會厭煩,為擺脫厭煩而追尋刺激又會痛苦。

    難道痛苦與厭煩不會是同一件事嗎?

    §

    偉大的思想體系蘊生自對世俗的絕望與嘲諷。

    §

    先有秦,後有漢。秦雖暴政,統一天下,方有漢興。天下先統一,後有治世。

    §

    你吃夠了,真的會有感覺告訴你不要吃了。要不要停下來以免吃得過量,就是你自己的決定了。

    §

    我們擔心惡運,其實期待惡運。惡運發生了,我們也可以很高興:發生了,就不必再擔心了。

    §

    智慧的處事原則不必多。一條座右銘應對萬事,照樣有萬般不同的應用變化。做人可以簡單,畢竟事情夠複雜了。

    §

    不要把個體惡行歸咎於他所屬的社群所造成。雖然社群的確會影響其成員的個別行為。

    §

    提及社群間的差異性不一定就等於歧視。只是對差異性的認知與歧視之間的分野實在難以掌握。

    §

    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要麼特立獨行,要麼無恥,那是有好有壞;然而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甚至,在別人的視線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還覺得羞恥,那真的是件徹徹底底的壞事。


    Jim Allen→ Jim Hawkins→ 狼狗傑
    拙作《寒風與雨雲們》已在DL連載到第二卷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將勇,忠魂依舊保遼東。(袁崇煥)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